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房贵通胀前景暗,年轻人越来越心冷

火烧 2010-12-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高房价与生活成本上涨让大学生就业困难,城市病加剧社会压力,大学教育价值被质疑,年轻人面临生存困境。

   

  大学文凭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年轻人摆脱贫穷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但是在高房价和生活成本高涨的今天这样的观点已经不合时宜。高昂的房价、快速上涨的生活成本加上黯淡的工作前景让越来越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心情灰暗。(2010年12月17日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我国每年都会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激烈的竞争使每一个工作机会都变得炙手可热。即使在月薪看起来较高的公司,虽然事实上并不足以给幸运获得工作的人带来体面的生活,但仍会引来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竞争。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每年都会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进城,其中许多人不乏博士学位。但进城后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梦想已经破碎——在大城市中立足远比想象中困难得多。尤其对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而言,大城市的高昂生活成本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生活在大城市还有多少幸福感?”这样的讨论,早已成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热门话题,巨大的生活开支也让许多刚刚就业的年轻人坚持几个月后黯然离去。  

   

  城市本该让生活更美好,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里人为什么会一边享受着城乡差别给自己带来的自豪,一边却感觉前途渺茫呢?显然,是因为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今年9月9日的《人民日报》就曾直言,畸高的房价透支了很多人半生财富,最为受人关注。除此之外,再加上“短腿”的社保、高强度的工作、子女教育、户籍门槛……让中产们成了“房奴”、“车奴”、“卡奴”、“孩奴”……中产尚且如此,城市下层民众境遇则更加堪忧。  

   

  而这一切一切的现象,被当代人称为城市病,这个属于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疑难杂症”,虽然症状多样、病因复杂,但在笔者想来,这个病根就是城市的过速膨胀。虽然政府已经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城市,并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城乡差别,但依然跟不上城市膨胀的步伐,满足不了大量涌入城市人口的需要。并且照此下去,不但跟不上,而且会越拉越大。   

   

  虽然我国早就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古训,但也要看自己是否具有生存的能力,毕竟宇宙的自然法则是“适者生存”。在城市病葱生的时代,根深蒂固的城里人尚且难过,一个孤孤单单刚刚进城的年轻人的自然更难适应。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了5.1%,创出28个月新高。而上个月公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每月工资仅比农民工高出300元左右,可是只是四年大学教育的花费就高达数万元。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许多人开始反思接受大学教育是否真有必要了。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