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万里千担一亩田--抗旱,想起当年的沙石峪

火烧 2009-02-10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讲述1961年沙石峪人民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依靠人力提水抢种,展现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旱精神和团结奋斗的感人故事。
    人民日报在1961年和1966年两次报道过抗旱生产的典型河北遵化沙石峪生产队的情况,我下面把这两次的报道简要的综合一下,是为了纪念那个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火红年代。
 
 
     沙石峪是个干山沟,“滴水贵如油”。一提起水,人们就像头顶烈日行走在茫茫的沙漠里。每天早晨,男男女女到大狼峪弄水,翻山越岭,往返十几里地。路上一不小心打翻了水桶,有人暗自流泪,有人号哭着要跳涧自尽。夜里,有人梦见下雨,拿着水桶往外跑,原来却是风在戏弄人!
 
    支部书记张贵顺带领群众打井了。年轻人嘀咕他:“喝,看他那股劲,好像水在下边等他哩!”其实,张贵顺满心想挖到的,恰恰不是水,而是比水更贵重、比水更需要的东西——群众的觉悟、由穷变富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几个冬天,几个春天,沙石峪人在坚如铁板的石山上,用炸药,用钢钎,用铁镐,凿成了四口水井,一个大蓄水池,十二个小蓄水池。
 
     1959年、1960年的大旱抗过去了;1961年又降下更大的灾:一连八个月,没有下雨雪;所有的水井、水池——沙石峪人十年的心血呀,干了,全干了!试种四次都没有成功,直到6月10日,庄稼还没种上。太阳似火烧,人心像火烤。社员大会上,多数人主张立刻出发,到大狼峪提水抢种;少数人说种了也活不成,不如等老天开恩。
 
     张贵顺在支委会上说:“天大的灾,必得有天大的决心来抗。少数人决心不大,勉强种下去,要是灾情更重,少数就可能变成多数,岂不真是‘种了也活不成’?”张贵顺也和“少数派”一起琢磨。他说:“你们看,除了提水抢种,还有啥更好的法子?”人们连连摇头。“那么,提水抢种是不是最后一条道?从坏处想,种下去可能死,也可能活;不种,岂不是光有死,没有活?凭咱过去的经验,神仙靠不得,天也靠不得,那么,咱靠谁?”“靠国家呗!咱就是靠救济粮活过来的。”“靠国家,这话不错。可是,咱靠国家,国家又靠谁?”一阵沉默。是呀,国家又靠谁呢?还不是靠咱大伙?”永泉大叔往起一站:“好吧,就是上刀山,咱也跟着上!”人心齐了,气鼓足了。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挑呀抬呀,从大狼峪到沙石峪,从早晨到黄昏。
 

    太阳,好毒的太阳啊,烧得地冒烟,人冒火。支部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们,拿出上甘岭战斗的精神!咱挑的不是水,是粮食!”果然,沙石峪人赢得了丰收。单是八天内抢种的七十三亩玉米,平均亩产五百斤。山那边另一个村,和沙石峪地挨着地,因为等天下雨误了农时,玉米亩产量只有三百四十斤。人们说:真是“不怕不识货,但怕货比货”呀!
 
    十年来,沙石峪人就这样点点滴滴地埋头苦干,开荒三百多亩,使耕地面积扩大了三分之一;七百亩坡地改成了梯田,根本改变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情况;土层由三、四寸加深到七、八寸;土质也越来越肥。
 
    请看岳各庄公社沙石峪大队:粮食亩产量,自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以来四年间,每年平均是348斤,1952年办起合作社以后六年间,每年平均是196斤,而从前只有七、八十斤;粮食总产量,公社四年几乎跟合作社六年一般多。从1957年起,沙石峪不再向国家要粮,第一次卖粮五千六百斤给国家,1958年卖了4万斤,1959年卖了五万七,1960年卖了六万三,1961年卖了六万五。十年来,沙石峪每年平均只有183个劳力,没有机器,全凭双手,不管条件多艰难,粮食却年年增产。谈起这些,连过去最落后的人现在也总爱向外村人夸耀:“咱村的党支部可真有两下哩!”
 
    沙石峪人用大锤砸,用尖镐凿,用双手挖,硬是把满地青石板揭去一层。为了加厚土层,张贵顺提出“社员外出不空手,每人都要带点土”的口号。十几天时间,青石板上一亩田被垫起了二尺半,总计行程1万多公里,挑土4600多担。从1966年到1971年,沙石峪共动土石方1760万立方米,投入劳动力1180万个,将原来2.3万块、780亩土地,改造成5020块、1200亩大寨田。
 
    1966年周总理带外宾到沙石峪参观后,擅长赋诗的陈毅,眺望远方,触景生情,“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诗句油然而生。后来,他把这首诗写下来,留给沙石峪做纪念。
 
陈毅副总理1966年作诗:
 
沙石峪
 
遵化有个沙石峪,
漫山遍野大石头。
外村有女不愿嫁,
本峪男儿往外游。
十户百户均极穷,
野枣充饥糠不留。
数九寒天落大雪,
无衣无褐等罪囚。
自从来了共产党,
号召革命得自由。
政治翻身不满足,
经济生产再细筹。
 
何处来资金?
不靠上级接济与邻村,
就靠自己千百穷人身。
每人均有两只手,
还有一颗火红心。
自己劳动自己吃,
土中生白玉,
地内出黄金。
 
听毛主席的话,
中国靠自力更生。
按毛主席的指示行,
劳动创造世界,
无产阶级可以扭转乾坤。
从点滴做起,
一柱支大厦,
杠杆撑万钧。
 
古人说“人苟发愤为天下雄,
安在无土不王。”
这是封建时代的鼓吹,
在于自己往上爬,
打倒剥削者自己变为剥削者。
毛主席的指示与他们不同,
他指示的中心,
在于牺牲自己为人民服务,
为世界服务,
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正核心。
 

相关文章

  • 胡靖:非洲饥荒之中国映衬
  • 毛主席时代永远怀念--驳网易毛时代水利不值怀念的谬论
  • 新闻联播露真相,私有改革元气伤!
  • 水库被老板承包养鱼是不是人祸呢?
  • 胡靖:小水窖救不了农村水利--“大包干”带来水利大倒退
  • 红旗渠究竟靠什么修成的?(附红旗渠纪录片)
  • 毛主席是怎样决策和督导治理淮河的?
  • 从五省旱灾看资改派反党集团
  • 时寒冰:旱灾真相实地调查(中部、下部)
  • 抗旱救灾志愿者行动倡议书
  • "大西南的旱灾,四成是天灾,六成是人祸"一个老农民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