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上海首次取消GDP增长目标

火烧 2015-01-26 00:00:00 时代观察 1033
上海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设GDP增长目标,转而强调经济质量、科技创新与民生保障。提出科技创新投入、失业率控制、环保投入等具体数字目标,体现发展重点转移与治理方向变化。

  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不设GDP增长的具体目标;同时,在科技创新投入、城镇登记失业率、环保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数字目标。

  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今天开幕,上海市市长杨雄作《政府工作报告》,建议今年上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在谈到2015年主要任务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上海经济仍处于创新转型的关键期,基本面总体向好,但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大,比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任务艰巨,科技创新动力不强、活力不足,创新创业环境亟待完善;改善民生仍需加大力度,失业青年、离土农民等群体的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等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等。

  考虑到发展重点的转移,上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对GDP不设增长目标之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经济部分的文字比重也较往年明显下降,新增了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内容,并且对于公共服务、民生保障都设有具体的数字指标,比如,提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同时,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还有较大的篇幅涉及科技创新环境,并提出了一些非常明确的数字,包括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6%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件左右等。

  更为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为注重科技创新和民生保障,已经成为上海上下共识。此前召开的上海市各区县两会上,包括上海浦东、静安等多个区县都已经明确取消了2015年GDP增长的具体目标,转而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比如,上海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将2015年的发展目标设定为“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第一次不提GDP增长的具体目标;静安区同样也将2015年总目标定为“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等,同时,在旧区改造、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等方面重点突出,目标具体而且明确。

相关文章

  • 毛时代没有计入GDP统计值的伟大成就
  • 要避免上海外滩悲剧重演,在群众聚集中锻炼社会能力才是正解
  •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是他“市场化小政府”的产物
  • 李旭之:上海踩踏事件是自由市场经济社会里的必然
  • 上海踩踏事故:群众组织去哪儿了?
  • 黎阳: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是“普世价值”的产物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上海踩踏证明我院管理正确
  • 外滩踩踏要追责,更要慎防舆论场踩踏
  • “上海事件”舆情分析——向逝者致哀
  • 点子牛:痛析上海踩踏事故之三大主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