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司马平邦:《警察日记》——打黑警察的悲剧暗喻

火烧 2014-03-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警察日记》通过郝万忠故事展现警察悲剧,揭示打黑警察背后的社会矛盾与现实压力,聚焦内蒙古鄂尔多斯发展中的劳资冲突与执法困境。

  忠义不朽如尘埃

  2010年初,我曾应邀去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参加一个考察活动,在鄂市的主市区之一准格尔旗,即听说该旗的公安局长郝万忠是个厉害角色,一个响当当的好警察,但说实话,到底这个好警察能好到什么地步,说实话我不清楚。

  2011年夏天,在媒体上看到郝万忠已经于5月份去世的消息,他没有死在抓捕歹徒的枪战现场,而是死在一条晨练的跑道上,并迎着初升的太阳――宁瀛在她的新电影《警察日记》里详细描述了郝万忠的死亡过程,只是将朝阳变成了雪花飘洒,我读出的内容是,这个本来年富力强的真男人,转瞬间耗尽所有精力,且来不及留下任何一句对家人的叮嘱,撒手而去。

  虽然是故事电影,但《警察日记》甚至没有更换原型者的名字,郝万忠仍然是郝万忠,这或者可证明,帮助宁导演创作出这部电影的郝万忠的60多本日记的故事性份量之重,原型本来的故事就相当精彩,并无须艺术家再做太多编排。

  郝万忠能从一个边远农村的小学老师,成为一名威震内蒙古的神探,固然有他自己的不懈努力的原因,亦与近20年来,内蒙古在经济上有了改天换地的大进步关联密切,他成为警察之时,当地还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小东胜区,但自从2001年更名鄂尔多斯并设市之后,随着煤矿的大开发,该地神速般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前最著名的一个统计是,2010年,鄂尔多斯市人均GDP已经超过香港。

  而我们在电影里看到,那些城市的辉煌发展过程也成就为郝万忠从一个普通警察成为一句知名神探的外部条件,正是鄂尔多斯市十多年来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矛盾,让他成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绝顶高手,换句话说,他也是为了解决这些种种现实矛盾,最后竟生生给累死了。

  宁瀛在《警察日记》的创作里,尤其对现实的观照和解读,有着少见的严谨和深刻,这与两年前某导演创作的相同题材的“神探查理张”者的正好呈现鲜明的相反路数,后者明摆着,表面如挖到宝一样选择北京一个基层警察的先进事迹,暗里却注入大量愤世、玩世的私心水分,启用一帮歪瓜裂枣的男女公知,主旨几乎至于污染警察――而《警察日记》里的郝万忠形象的树立,则更贴合于现实逻辑和积极价值,创作者有埋下头来研究中国当下社会现实的笃定劲头,所以才研发出几段颇有现实意义的电影故事。

  比如,郝万忠为那几百位农民工讨薪的段落,电影首先没因鄂尔多斯市的神速发展而回避日益加剧的劳资矛盾,更没有回避政府机构和执法机器从中的受到的矛盾夹击,好警察郝万忠是合格的维稳工具,但他又是来自底层阶级的人,他带着责任和感情摆平了那次数百人的讨薪游行,在内心,他是明显倾向于农民工阶层的――但同时,片中暗表,郝的大哥也是一个财力相当的民营老板,你看,那一段,他大大咧咧地向大哥要了10万元的赞助,为警队有困难的同事和家属谋福利,这一次,王景春的表演虽然外表强大,却有些虚张声势,甚至有点儿小无赖的意思。

  再比如,全片最重的段落,即郝万忠如何亲自率队治理鄂尔多斯市卡车外运罢市危机,他如何将那群用非法甚至是暴力手段垄断卡车外运的家伙逮捕归案的过程,其实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存在着显著灰色地带的表征,那种看似纯然的市场经济里,埋伏着强大的官商同求,更埋伏着强大的黑恶内幕,郝万忠依法将那伙人的行为从经济纠份升格定性为有组织黑社会的过程,这被依之“法”其实也受到严峻考验,这让人不由想起现实社会里,另一位比郝万忠名头更响亮的著名警察的惨痛反黑经历。

  不知是导演没有意识到,还是导演没有着意表现,其实,到电影的那个段落,一心为民、忠耿执法的郝万忠其实已经因之得罪了体制内更强大的幕后人物和幕后力量,也许一只无形的口袋已经为他布好,就等他往里钻,但这时,他恰到好处地倒了晨练的跑道上。

  我忽然想,好在,郝万忠死了,假如他没死,再给他10年时间,他也许也会一样落入一个无底的复杂深渊里。

  这也是真正的中国。

  《警察日记》最大的戏剧性是一桩郝万忠甫入警界时即遭遇的人命要案,至死他都没有侦破,那个被灭门的不幸之家十几年来一直被尘封着,但鄂尔多斯的发展更需要将这片旧楼推到,开发新的地产项目,利益集团们要赚钱,作案现场就得湮没,当郝万忠最后一次进入那个悲惨的房间,内疚地回忆起这久未侦破的案件时,他的身体重重地落坐在一只布满尘土的沙发上,一片灰尘从他的身躯下反喷出来,弥漫了间房子,这一颇具象征意义的镜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不久之后,郝万忠自己也悄悄成为了这尘埃的一部分。

  这是怎样一种悲壮暗喻!

相关文章

  • 陈世清:评林毅夫“从西潮到东风”
  • 杨成林:驳许成钢教授“土地私有化”的观点
  • 市场经济好比一条奔腾的大河
  • 人民日报:更多市场,更多社会主义
  • 最简明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原理:《羊间喜剧》5
  • 中国内忧外患,根在市场经济路线!
  • 我对资本的认识
  • 全国人大代表们请务必充分关注巩献田教授这个呼唤
  • 高连奎:为什么我们不能“低税收”?
  • 陈世清:市场的逻辑是规范的逻辑——评张维迎市场的逻辑(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