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一二线城市房价加速赶顶 须警惕楼市“尾部风险”

火烧 2013-11-07 00:00:00 经济视点 1028
当前一二线房价加速赶顶,三线城市出现鬼城现象,楼市尾部风险凸显。银行暂停房贷、抵押止赎等信号表明房地产泡沫正在累积,需警惕资产价格失控与长效机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近来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新苗头:一二线城市房价“加速赶顶”,许多曾经热炒的三线城市,“鬼城”已露出狰狞面目。曾几何时,因为“抢房”人太多,温州的“日光盘”、“夜光盘”都放在体育场里开盘。现在,抵押止赎的房子挂在淘宝上,鲜有人接盘,这与一两年前的盛况相比,恍若隔世。而多家银行开始相继加入暂停房贷的阵营,也是值得重视的信号

  “内地房地产市场在高位出现的这种情况,与80年代后期的日本及此轮危机前的美国非常相近,住宅类资产价格持续冲高到信贷无法支撑甚至枯竭的程度,‘尾部风险’值得警惕。”不久前,记者随一政府代表团访问澳门,与多位经济专家谈及内地房地产问题,澳门金融管理局的一位人士如是说。

  价格是预期的反映。太多的教训说明,对于靠货币膨胀堆积起来的资产泡沫来说,逆变往往就是心理上的“一转念”。当然,开始是少数人的先知先觉,比如,经历过多次房地产崩盘的李嘉诚先生,他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香港一位长期关注房地产市场的资深投行人士说,李老先生的这次“敦刻尔克大撤退”,用西方危机预警理论来解释,堪称是一只“矿井中的金丝雀”,对内地楼市有重要的警讯价值

  内地房地产十多年的流金岁月,没有出现过大的衰退,许多人都把楼市泡沫当作鬼——谁都没见过。在房价飙升的岁月里,华尔街向市场注入了太多的兴奋剂。在它刺激下,所有人都成了“棒球明星”,都创造了辉煌,财富神话来得是如此容易。而美国式教训说明,房地产高潮的“尾部阶段”,既是利润最丰厚,也是灼热和市场极易变脸的时候,沸点一不小心就成为顶点

  所有的资产泡沫本质内涵都非常接近,那就是失控的货币超发和信贷扩张。调控与反调控的博弈中,市场参与者总要与监管者玩“胆小鬼”游戏。调控中的一道道“硬杠杠”一再被逾越。甚至当暴风雨即将袭来时,投机者、监管者、金融机构都放弃了雨伞,大家侥幸“市场会有永远的繁荣”。而当下的中国,楼市泡沫正在累积。不要以为泡沫没破就否认泡沫的存在,用美国人危机反思论的话说:“如果问题本身是错误的,那么答案也就不重要了”。

  中国百姓省吃俭用的储蓄一次性地用在了房子上,钢筋混凝土成为国民财富的载体,这是经济诸多困境的原因之一。经济结构失衡、房地产畸形繁荣已系统性地损害了内在消费力,也极易出现“一业火旺百业衰”的被动局面。尽管楼市十年狂飙的红利让许多人受益,他们振振有词有千百条理由支持房价继续上涨,但如果以物业税和空置税为核心的“长效机制”一旦推出,预期改变必将倒逼二手房如决堤般涌出。从长期来看,老龄化大潮已至,当家庭财富主要寄居为房产,当80、90后的家庭都拥有多套房产时,谁来保证这些财富不贬值?未来靠什么样的“大力士”来支撑畸高的房价?

  熟透的泡沫有时一根针就能刺破。中国在接近110亿的天量M2驱动下,沸腾的市场警示我们,十多年流金岁月孳生堆积的资产泡沫,已面临极大的“尾部风险”。此刻,需要有“矿井中的金丝雀”来预警,李嘉诚先生的“恐高”是理性的选择,无意间做了一次“矿井中的金丝雀”。

  当市场本身难以承受畸高的价格时,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吹响恐慌性离场的哨声,血腥的“踩踏事件”瞬间会形成决堤的合力,再坚固的马其诺防线刹那间也会被无情地摧毁,就像6年前6100点的股市一样。

相关文章

  • 400多工人抗议李嘉诚剥削 市民学生支援
  • 派遣工罢工潮直指李嘉诚 网友微博全程直播
  • 从房地产泡沫看上海经济的必然衰败
  • 房产泡沫破灭不会引起中国版的次贷危机
  • 货币政策改变不了房产泡沫的必然破灭
  • 美联储加息预期引爆楼市泡沫
  • 消除房产泡沫同时兼顾财政和银行安全很简单
  • 李嘉诚应该退出内地房地产市场
  • 有感于李嘉诚说:靠炒股炒楼不能强国
  • 郎咸平:李嘉诚如何思考大策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