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成昆铁路:宏伟深远的战略决策,卓绝壮烈的英雄史诗(四、成昆铁路的战略、经济、技术地位概说)

火烧 2007-10-17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成昆铁路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资源开发具有深远影响,同时推动铁路技术进步,助力国防工业布局,是西南发展的重要基石。
(毛泽东时代断代史稿)成昆铁路(四)战略、经济、技术地位概说


成昆铁路:宏伟深远的战略决策,卓绝壮烈的英雄史诗


资料提供:马力行、长江星星、苏拉密等

整理编辑:苏拉密




(四)成昆铁路战略、经济、技术地位概说



成昆铁路是作为国家总体战略工程而诞生的,因此,它所起到的作用就远不止国防和备战。一位社会学家评称:成昆铁路和攀钢建设至少影响和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的命运,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成昆铁路与贵昆、川黔、成渝铁路相连,构成了西南环状路网,并有宝成、湘黔、黔桂三条通往西北、中南、华南的通道,彻底改变了建国前西南几乎没有像样铁路的历史。



1949年中国铁路网

西南地区仅有昆明--河口线(窄轨),柳州--贵阳线东段

20世纪的西南铁路网,绿色环线为:成昆、成渝、川黔、贵昆均为1970年以前修建



成昆铁路自成都经彭山、眉山、夹江、峨边、甘洛、喜德、西昌、德昌、元谋、禄丰、安宁而抵昆明。铁路涉及范围包括四川、云南两省7个地、市(州)和其所属的县、市,共13.6万平方公里,沿线涉及人口2000多万。

成昆铁路四川境内沿线图

成都站鸟瞰












沿线物产丰富,资源丰富,位于川西平原的成都至峨眉段,素有"川西粮仓"之称,四川省的西昌地区和云南省的元谋至昆明一带,也盛产粮食和经济作物。

沿线地区富藏煤、铁、铜、钒(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钛(世界第一)、铅、锌、磷、岩盐、森林木材。

攀西钒钛磁铁矿特大型矿床


攀枝花钒钛矿采、选区


矿渣山--攀钢选炼后的矿渣堆积而成,可窥矿藏之巨




沿线水能资源处世界首位,仅铁路通过的金沙江一段的水能资源就是世界水能资源最集中的瑞士的两倍。金沙江蕴藏的水能资源远绝非长江三峡段可以攀比的,二者不在一个级别。

雅砻江二滩特大型水电站


大渡河龚嘴大型水电站


牛日河铁马小型水电站


柏村站附近一个袖珍水电站





川南,滇北,是一个由汉、彝、傈僳、苗、回、傣等41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和散居地区,至古以来极为闭塞。成昆铁路的开通,对于改善西南地区的交通状况,密切西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以及丰富资源的开发,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途经甘洛


途经元谋


彝族


纳西族


什么族?请教网友


白族同胞在简朴的站房里办理托运手续




配合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在成昆铁路铺通的同时,1970年7月10日,攀枝花钢铁厂一号高炉正式投产。此后历经二十余年,攀枝花两期工程全部建成。最终在一片荒凉干热的河谷间,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钒制品、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和西部重要的重工业城市。

攀枝花的炉火点燃了大西南的夜空


用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世界独一无二



王之玺院士: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试验的组织者之一


微雕钢城攀枝花,现人口110万;在2.5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年产钢300万吨,每平方米1.2吨钢,是一个世界记录;每10秒钟产钢1吨




依托成昆铁路,重要的航天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在70年代中叶建立起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70年始建,1975年成型;是中国最南端的航天发射场。它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的幽深峡谷中,四季如春、雾天极少、能见度极高,是卫星升空出发的最佳“起点站”。中心共有测试发射、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六大系统,拥有上万台各种设备仪器,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航天城。




成昆铁路不但以其工程的艰巨宏伟横空出世,而且有17项新技术、新工艺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以其伟大的创造力在人类工程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更全面塑造了中国的铁路工程能力。

成昆铁路在隧道施工中采用了全断面开挖,锚喷支护等新技术。铺设新型轨下基础82公里。桥梁采用了栓焊钢梁,钢筋混凝土柔性桥墩,大跨度悬臂浇筑、拼装钢筋混凝土梁等新技术和新结构。在不良地质地段,采用了锚杆挡墙、桩基挡墙、托盘式路基挡墙等新型和轻型支挡,并采用了锚杆喷浆护坡、锚固撞加固地层等工程措施。在成都--燕岗的150多公里线路上,铺设了无缝线路,安装了电子调度集中,大综合、小同轴电缆,300路载波机,安装了长途自动交换等设备。(以后将有专门的工程技术专集介绍)

有专家说“成昆铁路至少推动中国的铁路工程技术进步了半个世纪;不是跨越、不是跳跃,是飞跃!”

70年代初迁、并、建校于成昆铁路旁的西南交通大学,莘莘学子应永继“成昆精神”




成昆铁路还是一条在极限环境中修建的高规格、高质量铁路。按照毛泽东“不可潦草”的要求,铁路的隧道、桥梁预留了电气化净空,弯道曲率极限半径为600米,车站到发线设计长850米,站间距不大于10公里。各项指标均不低于平原铁路,为以后的速度、运力改造预设备案。

电气化改造后的成昆铁路,图中机车为优秀民族品牌“东风”系列机车


2005年,第4次提速后运行在成昆线的优秀民族品牌“韶山”系列SS3B电力机车,牵引速度可达150公里/小时,性能极为稳定




依托成昆铁路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培养的先进技术,继成昆铁路后,襄渝铁路也于60年代末上马,1973年便建成通车,沟通了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与华中地区的联系,并依托襄渝铁路,在湖北十堰建成第二汽车制造厂和荆门炼油厂。

襄渝铁路穿越大巴山


1967年4月1日,二汽在大炉子沟举行开工典礼


70年代初,二汽5吨载重车装配线投产


经典的二汽东风EQ245型军用载重车


世界三大卡车城十堰




同期,贯穿鄂西、湘西和桂北,作为京广铁路“备份线”的焦柳铁路:大同---太原---焦作---枝城(宜都)---柳州---(南宁)湛江也开工并主体竣工,1970年枝城以北全部贯通。

襄樊汉水大桥(1970年4月26日建成)


枝城长江大桥(1971年建成)


枝柳线麻阳锦江大桥(1971年7月建成)


20世纪中国铁路网,京广线左侧平行的即为焦柳大铁路




这两条铁路干线,也都是在地质地理状况十分恶劣的地区修建的。


在铁路先行的前提下,伴随着大三线建设的推进,西南诸省的工业也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再造,建成了基本完备的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电子、化学、机械等重工业体系,奠定了现在的发展基础。

国防科技工业方面,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以成都为中心的航空工业基地、长江上游的船舶工业基地以及以绵阳为中心的国防尖端科技研制基地,足以为现代化军队提供种类齐全的武器装备。

成都飞机制造厂:歼--7Ⅰ型战斗机,1969试飞,1970批产



至此,国家基本完成了防御性战略布局,----一个坚实巩固、机动灵活的战略大后方,“中华民族的避难所”建成;如遇到极端恶劣的战争局势,随时可被提升到关系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


更令后来的外国战略史学家不解的是:在基本完成了防御性战略布局的同时,中国的战略打击力量似乎在一夜之间也骤然生成----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1972年1月7日 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爆炸




中华民族用22年的时间神奇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复兴,曾经倍受凌辱的中国,苦尽甘来,迎来了1972的收割。

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