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重评斯大林,我们应重评毛泽东
斯大林一度被“妖魔化”,被称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须知,正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一跃而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又正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四年的卫国战争,打败了希特勒,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成为一个军事大国。
没有了斯大林的苏联,日趋式微,最终土崩瓦解,丧失了经济大国、军事大国的地位。更有一些分离出去的小国成了西方美国的附庸、马前卒,今日的格鲁吉亚即是。就在“止戈为武,铸犁熔劍”的奥运精神下,美授意的格悍然发动了战争。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小布什得意洋洋,朝普京发嘘声,打响指,让普京一晚一言不发。结果,格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总统现在连出国也不敢了。萨卡什维利满指望美国大哥救他一把,孰料并非如他所愿,这时是否醒悟了美国原来是靠不住的?
解体了的苏联,没有了共产党的苏联,人们才愈加知道过去的美好。在斯大林的问题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更认同英国已故首相丘吉尔的评价:“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仅有犁杖的俄罗斯,但他死后,留给人民的是一个核大国。” 不仅如此,根据公众意见全俄调查中心对于“所有时代、所有人民的最杰出人物”历年的调查中,斯大林的支持率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989年末,仅有11%同意斯大林是“最杰出人物”;1994年为28%,1999年为35%,到2003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40%。

2008年3月5日 ,在斯大林逝世55周年的日子里,在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的哥里市,一名男子手举斯大林的画像表示纪念。
俄教科书也正在转变,开始重新评价斯大林。在2005年版的莫斯科大学历史教科书《俄罗斯历史》中,作者借用英国首相丘吉尔于 1959年12月12日 纪念斯大林80周岁时所说的话:“他一生所处的年代残酷,是一位令人景仰的杰出人物。” 该书在评价斯大林的章节中写道,斯大林的所作所为无法脱离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他的行为“完全是合理的”,“他是确保国家迈入工业社会的体系的维护者,他是一个濒临战争的国家的领袖”。 在关于“大清洗”的章节中,该书写道,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促进国家的工业发展,而且最终成为了解决人民经济问题的合理工具。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我们也应该重新评价毛泽东了。
相关文章
- 张捷:评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旧文)
- “你们等着吧,1917年还会来的。”
- 谭天宇:《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简介
- 【组图】5月9日,斯大林重回莫斯科
- 谭天宇: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对苏联历史的评价
- 对“斯大林模式”岂能“否定得越彻底越好”
- 久加诺夫:斯大林——时代的天才和杰出的组织者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家的思想状况及其反思
- 斯大林与二十世纪(旧文)
-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谁更可爱些?
- 20年来俄罗斯社会历史观的嬗变
- 肃反扩大化的罪魁--赫鲁晓夫建议搞“红场公开处决”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