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杜建国与中学思品课邂逅之“乱想”

火烧 2012-03-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杜建国与思品课教材中美国诽谤案的关联,质疑教材对美国的正面塑造,引发对教育内容和西方影响的反思。

独立学者杜建国与中学思品课两者本身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2012年的三月的时空节点上却发生了奇妙的邂逅,引发了本人的一点“瞎猜乱想”,看官您也就将就着瞎读乱看吧。  

今天,三八妇女节,本人看了独立学者杜建国世行发布会闹场痛斥佐利克的视频,又读了杜建国的文章《世界银行 带上你的毒药滚回美国去》,本人深为感佩,他只身踢场的英雄壮举,一点也不亚于到方正县砸碑的五位壮士!尤其文章最后一句怒吼“投毒者和骗子们,滚回美国去!”,更是喊出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声!  

看完后继续备课,备的是八年级思品下册(人教版)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忽然,第37页的“相关连接”,引起了我的注意,先请大家看看这段文字:  

有个美国人并没有犯罪记录,但有人却在“雅虎”、“美国在线”的聊天室和公告牌上恶意诽谤他是一名罪犯,从事地下非法交易,网上的恶意攻击最终导致他破产,这个商人到法院以诽谤罪起诉诽谤者,法院最终判决他胜诉。  

大家看,这样一个案例,神龙见尾不见首。这个案例的出处在哪里?为什么说的含含糊糊?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案例中正面的形象是一个美国人,是个守法经营的商人,反面角色是哪国人?没有明说。看官,您猜,会不会是个中国人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上了中国的思品教材却不说清楚呢?这样的一段文字会给人留下个什么印象呢?大家不觉得有点奇怪了吗?  

是我多心了吧,是我乱想了吧,呵呵。  

退一步说,确实是某个中国人在网上散布了虚假消息,诽谤了某个美国商人,致使其破产,这件事情竟然值得上了中学教材?反过来我再弱弱地问一下,在我们的教材上有多少地方“为美国讳”了呢?还有,诸如美国康菲公司污染了我们的渤海等等斑斑劣迹会不会上到我们的教科书呢?  

我仔细地翻了翻初一初二的四本思品教科书,还有了一小小的发现,只要美国人出现,几乎可以百分百的确定,一定是正面人物,如果是反面人物,呵呵,国人就理所当然地多担待些吧,看官若不信,可以自己去看看。奇怪吗?不奇怪吗?  

假如,有一天,杜建国也上了教科书,是以英雄的形象出现呢,还是以“有人”的形象出现呢,聪明的,您说呢?  

   

相关文章

  • 西方为获利给中国改革开“药方”
  • 世行报告颠覆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逻辑和根本思想
  • 张帆:假慈善真颠覆的世界银行报告
  • 徐亮:咬定“民生民主”路线不放松
  • 用心险恶,《2030年的中国》中文版没写要把国企减至10%
  • 世行报告意图颠覆我党我国根本的阶级基础
  • 世行的前科:中国第一轮大规模私有化的幕后黑手
  • 马耀邦:佐利克与《2030年的中国》
  • 世行报告“6000天计划”:缩减国企规模到10%
  • 世行报告的出笼背景
  • 世行私有化报告,扒了私有化“转型接轨”的裤子
  • 佐利克牌“改革药”能否“救美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