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多研究些建设,少谈点改革

火烧 2012-03-0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质疑世行报告意图推动国企私有化,强调改革应聚焦建设,而非颠覆性变革。分析改革与建设的区别,指出改革是手段,建设是长期目标,呼吁多研究建设,少谈改革。
      在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美国人)出访中国之际,该行发布了一份由中国国务院和世界银行联合撰写的研究报告——《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声称,中国如果不进行深层次改革,可能会面临经济危机。

    世界银行对中国的前途命运如此关怀,居然针对中国未来发展战略抉择、增长模式的结构如此关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报告最热辣的建议就是“敦促北京方面缩减庞大的国企规模,是指在运营模式上更接近商业公司”。一语道破天机,这份由中国国务院与世行联合撰写的报告,原来是里应外合的产物,意在摧毁中国的国有企业,彻底实现私有化。

     黄鼠狼给鸡拜年,能安什么好心? 近来常常想,改革这个词何以热闹了30多年,一直到现在还在大声的喊,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们改了这么多年还没有搞完,实在是想不通啊。

     单就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的话,改革似乎是要做成某种事情的手段或者工具,譬如樵夫要去上山砍柴时候手里拿着的刀子,屠夫要去杀猪时候要用的刀子,从这里看,砍柴和杀猪都是目的,就是要干的事业,而刀子就是要办成这个事业的手段。当一个人手里举着一把刀子,大声嚷嚷的时候,如果不说去干什么,你是搞不清楚他是一个杀猪的屠夫,还是一个山去砍柴的樵夫。当前那些大声喊叫“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的人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他不说要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他到底一个是屠夫还一个是樵夫呢。

    另外,改革似乎是指局部的,小范围的改造,动作,目的是提高效率,从而把事业干的更好,但是范围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比如超过百分之五十的部分,就不应该叫做改革,似乎叫做颠覆或者推倒重来更合适些。还有,改革的意思,依然是指存量的部分,小的提高,增量的部分并不明显,相反,建设这个词似乎更好些,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谈建设,所以,改革必须是短暂的,而建设可以是长期的,无止境的,我们可以喊永远建设,但是却不能喊永远改革。

相关文章

  • 西方为获利给中国改革开“药方”
  • 世行报告颠覆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逻辑和根本思想
  • 张帆:假慈善真颠覆的世界银行报告
  • 徐亮:咬定“民生民主”路线不放松
  • 用心险恶,《2030年的中国》中文版没写要把国企减至10%
  • 世行报告意图颠覆我党我国根本的阶级基础
  • 世行的前科:中国第一轮大规模私有化的幕后黑手
  • 马耀邦:佐利克与《2030年的中国》
  • 世行报告“6000天计划”:缩减国企规模到10%
  • 世行报告的出笼背景
  • 世行私有化报告,扒了私有化“转型接轨”的裤子
  • 佐利克牌“改革药”能否“救美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