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卢麒元:美欧的再工业化与我国的去工业化

火烧 2014-11-11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美欧再工业化趋势与我国去工业化现象,指出金融膨胀与资本化对劳动价值的冲击,强调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性,揭示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问题。

  我们不能忘记一个真理:劳动创造价值。

  与之相对立,通过货币超发行,通过放大金融杠杆,通过炒作资产泡沫,虽然也可以创造繁荣,但却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并不有趣的是,金融膨胀本质上一种财政转移支付,是资本家借用金融手段向劳动者课税。香港,一个金融膨胀的经典案例,膨胀的结果就是结束了工业化,在通往中环的马路上现在是一地鸡毛。

  美国在静悄悄地改革。能源革命接近完成,基本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迅猛的电子化进程,将传统产业改造一新。发达的资本市场,将资金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良好的制度模式,保持了制度成本的相对低廉。弹性的雇佣制度,重建了美国的劳动力价格。一句话,美国的制造业成本在反复下降,以至于可以开始再工业化了。当然,这一次的工业化,不同于十九世纪的工业化,是电子化和全球化下的工业化。

  欧洲也在静悄悄地改革。德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就没有松懈过,他们一直在寻找德国人独特的发展道路,他们建立了德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独特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德国人静悄悄地统一了德国,德国人也正在静悄悄地统一欧洲。是的,你现在见到的欧元区,就是德意志第四帝国。德意志第四帝国的金字塔体系已经初具规模,重新整合的老欧洲正在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将重返全球制造业的顶端。

  中国正在大张旗鼓地深化改革。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的“深化改革”几乎就是金融膨胀的同义语。我们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资本化,资本化了一切,包括我们自己。通天遁地的金融膨胀,已经使得创造价值成为了一种耻辱;上天入地的资产泡沫,已经使得各级财政不能不依赖于金融膨胀了。我们的制度环境已经不再支持工业化了,我们的资源禀赋也已经不再支持工业化了。我们在未完成工业化升级的前提下,已经开始了去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了。奇迹有的时候可以很快就变成神话!

  真理太朴素了,朴素到很不时髦,以至于专家、学者、领袖们都很不屑。既然,劳动创造价值不被认同,劳动者的未来就可想而知了,国家的前途也就不难设想了。当全球去杠杆和调结构的时候,我国在增杠杆和扭曲结构。你去想一想,你去看一看,“混合”和“流转”是不是资本膨胀呢?所谓“后发优势”不就是扩展“混”和“流”的空间吗?

  美欧将再工业化,我们却在搞资本化。

  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啊!

相关文章

  • 卢麒元:解析经济新常态
  • 何自力:西方再工业化没那么容易
  • 卢麒元:超级地租——一个动乱的幽灵
  • 卢麒元:从新自由主义到新社会主义
  • 卢麒元:厌倦了资本主义好蛋
  • 卢麒元:港事思考
  • 鹤龄:无产阶级“消灭无产阶级”?论卢麒元《新社会主义论》之七
  • 卢麒元:关于九一八的再思考
  • 卢麒元:左翼的精神独立
  • 鹤龄:论卢麒元先生的《新社会主义论》之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