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视侵华史为英雄史诗
中俄边境旧恨新仇,俄国视俄苏侵华史为英雄史诗
马鼎盛
发表于 2009-02-03 08:10:52
日前,《解放军报》刊登黑龙江省军区前司令员李衡将军的文章,回忆他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作为省军区领导并负责外事工作,与俄罗斯的远东及太平洋边防军区进行了十三年的外交往来的经历。以大标题重介绍中国近年边防建设的成果:实现了电脑网络、指挥通讯、视频监控、巡逻监察、多维观察报警系统、勤务统报、辅助决策系统等八大系统联网,令俄国远东边防军区司令戈尔巴赫中将赞叹不已说:「中国边防建设已经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文章也客观记载苏俄对漫长的侵华历史至今依然视为英雄史诗,尽管很清楚中国军民对沙文主义的反感,但是俄军对中华的优越感早已融化在血液中。
一九九二年盛夏,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唐作厚率团访俄,从北京总部到军区都很重视,国防部外事局派主管参谋慈国巍指导并担当翻译。俄远东边防军区司令布坚克和太平洋边防军区司令鲍鲁琴科将军对解放军代表团热情接待。但是在哈巴罗夫斯克(中国称伯力),俄国将军提议解放军在黑龙江边的穆拉维约夫雕像前合影留念。穆拉维约夫是老沙皇开发疆土的侵华「功臣」,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树立这座雕像丑表功。他一手拿《瑷珲条约》,一手持望远镜,隔江远眺中国北方领土。无论是历史史实,还是雕像的构思,都令中国将军拒绝合影,并直率地说明理由。在海参崴(俄国称弗拉迪沃斯托克),当俄军邀请参加该城「建城」一百三十二周年庆祝活动时,解放军也拒绝。对于中国人来说,1860年被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割裂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疆土是国恨家仇,俄罗斯军民朝野至今还大事庆祝不算,居然胆敢叫中华边防军司令同侵略者一起欢庆国耻日;凡有良知的中国人,不可不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背后的忍辱负重。
中俄两国一九九六年建立「平等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军积极开展友好交往。俄国远东边防军区戈尔巴赫司令接待时总算考虑到中国军人的感情,不安排到苏俄边防军人纪念馆参观,因馆内有俄军纪念珍宝岛(俄称达曼斯基岛)阵亡者内容。
俄罗斯外交礼貌是有,但敌视蔑视中国的心不变。从历代沙皇、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到普京,都拒绝承认侵略造成的一系列俄中条约是不平等。近年俄方边防军人抢我边民物资、向我边民开枪等问题依然存在。
相关文章
- 郑彪:苏联--虽败犹荣
- 深层面剖析历史 理性认识历史--访马戎教授
- 程恩富:苏联解体三大主要原因
- 居安思危之三: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
- 前苏联解体与美国政府的秘密战略
- 杨斌:前苏联解体、经济改革与美国政府的秘密战略
- 澳大利亚共产党对苏东剧变的分析
- 俄罗斯每人分一万卢布的教训与启示
- 季塔连科谈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 《档案》:819苏联解体事件内幕
- 23年后俄罗斯媒体重提《我不能放弃原则》
- 苏联解体后白菜价倒卖军火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