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向主张“三年饿死三千万人”者提几个问题

火烧 2010-03-17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围绕‘三年饿死三千万人’提出多个疑问,质疑数据真实性,探讨农民起义、西藏叛乱、美国援助及蒋介石反攻等历史事件,引发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思考。

向主张“三年饿死三千万人”者提几个问题

   

   

1.那三年被“饿死的三千万人”是否在同一瞬间一起死去的?如果不是,在后面被饿死的饥民看着前面自己的熟人被饿死为什么不起义呢?造反是死,不造反也会被饿死,饥民们为何不奋起一搏呢?“官逼民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那三年难道就不起作用了吗?中国的历史难道缺乏农民起义的先例?  

   

2.在同一时期发生的西藏叛乱为什么如此快就得到了平息?而这一叛乱为什么不能够像井岗山一样成为燎原之火,从而引发众多饥民起来暴乱呢?  

   

3.在同一时期的美国能够武装西藏叛乱分子,难道他们就不能够武装饥民使其发动更大的暴乱吗?  

   

4.方永刚笔下“震古烁今的”蒋介石为何不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反攻大陆呢?难道他不想反攻大陆吗?当其时他为什么不登高一呼,打着“我们要吃饭”的旗帜,率领几千万饥民推翻共产党的统治呢?如果当时真有这么多等着饿死的饥民,只要蒋介石的大兵带着粮食一起来,这些饥民还不都跟着老蒋走?难道老百姓天生注定就是要跟着共产党走的?这个时候的蒋介石为什么就没有反应了呢?  

   

5.在同一时期的美欧集团,特别是蒋匪集团,还有香港、澳门地区有没有对中国政府进行口诛笔伐呢?他们当时的报纸、杂志和广播里有没有报道大陆被饿死的人数呢?当时报道的数据又是多少呢?是否有“三千万”之多?还是有“四五千万”呢?如果你们还没有查找,现在不妨去查一下。我相信当时的报纸、杂志和广播录音都应该有存档的,你们用不了费多大的功夫就能够查到的。  

   

6.这些集团如果当时没有报道大陆饿死人的数据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当时处于对垒着的阵营不想搞清楚,反倒是今天处于相对和谐之时却对此久远的数据产生了兴趣,这又是为什么呢?当其时就把这个天文数据给弄清楚了,岂非当时就已经可以把中国共产党永远的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之上,何用等到今天人证物证都没有了才来相互扯皮这么费事呢?当时核查这个数据容易还是事隔几十年后计算它容易呢?当时核查这个数据准确还是事隔几十年后通过计算出来的结果准确呢?  

   

7.如果真的是一个刚刚“饿死了三千万人”的国家,一个元气刚刚遭到重伤的国家,难道还会有能力立即组织人民群众对一个地区大国(印度)用兵?并且还是在一个对我方极其艰难不利而对对手相对比较有利的地理环境里用兵!同时还能战而胜之,硬是打出了一个四十多年的和平建设环境来!你想想,要是军队里绝大部分的战士都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和熟人刚刚因为政府的折腾而被饿死,战士们还会响应政府的号召?这样勉强组织起来的军队还会有士气?还能够有强大的战斗力?这样组织起来的军队比起国民党当年靠抓壮丁组织起来的军队又能够强到哪里去呢?像这样的军队竟然还能够如此之快就打赢了既没有大饥荒、又没有被饿死人而且还有美英苏等集团支持的印军?您不觉得这实在是太神奇了吗?  

   

8.果真如此内忧外患,为什么执政时间仅有十年的、新生的人民政府依然还能够生存到今天,而与其同处一个时代的、执政时间相对要久得多的、既没有饿死人,也不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内忧外患的前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却早已相继失去了政权呢?  

   

以上众多的历史事实,如果单一发生还可以说是偶然的,但是这么多的偶然聚在了一起,这就可以得出一个必然的结果:那就是“三年饿死三千万人”纯属无稽之谈!!!  

相关文章

  • 孙经先:破解“1960年人口减少1000万”的重大历史之谜
  • 孙经先:党史二卷中一处重大学术的错误
  • 《炎黄春秋》杨继绳编写其父亲饿死的纪实破绽百出
  • 思润:从“弹簧效应”看“三年自然灾害”说的巧妙设计
  • 齐景润:人口学家评“江湖术士”蒋正华副委员长
  • 齐景润:蒋正华必须向历史讲清楚的重大问题
  • 孙经先:彻底揭露“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谣言
  • 综述最近热炒的“饿死三千万”事件
  • 六千五百万中国人是怎样“被死亡”的?
  • 饿死几千万的证据——万人坑在哪里?
  • 孙经先:蒋正华先生关于“非正常死亡1700万人”研究中的重大学术错误
  • 几千万中国人是怎样“被”金辉“饿死”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