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高官缅怀毛主席为何舍近求远

火烧 2010-06-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高官缅怀毛主席为何舍近求远,专程前往韶山而非北京纪念堂,引发对毛主席纪念堂位置与高官行为的思考,分析背后原因及可能影响。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笔者发现了如标题所示的这种现象。大家只要认真回想一下当代高官和毛主席之间的新闻,就会总结出这个规律
  ——韶山的毛主席雕像能够得到一些高官敬献的花篮。
  ——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从未踏过所有高官庄严的脚步。
  本来按照笔者的猜想,在几个重要的清明节或者是逢五逢十的诞辰的时候,至少会有一些省部级以上的官员到毛主席纪念堂去意思意思的,但结果从未看见。
  笔者在去年新中国六十大庆的时候,曾经与朋友打赌:
  ——如果有高官去瞻仰纪念堂,笔者赢一顿火锅。
  ——如果没高官去瞻仰纪念堂,笔者输一顿火锅。
  结果大家都清楚,笔者是赢了还是输了。
  一顿火锅虽然不那么令人心痛,但这伤痕却将伴我和更多人终身。
  有高官从北京出发到湖南,毛主席纪念堂没去,而是专程到韶山瞻仰雕像。
  有高官离开湖南经过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没去,也是专程到韶山瞻仰雕像。
  于是笔者不禁要想:难道毛主席就只属于湖南甚至只属于他的故乡韶山冲?
  部分愿意或者敢于缅怀毛主席的高官们为何都要舍近求远?!
  这个现象实在特色得让人搞不懂。
  有时笔者不禁又猜测,专程到韶山瞻仰雕像的人如果越来越多,会不会推动毛主席纪念堂迁移回韶山老家?因为如果这样,高官们也不用如此麻烦或者今后就根本不会有这样的麻烦了。
  对于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言,毛主席如果在天有灵当然不会计较。纵然天安门广场是他所亲手缔造的新中国的心脏所在,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因为落叶归根而有所怨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才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打江山谋幸福的真正光辉的精神境界。
  不过对于享受着毛主席的无私奉献和伟大成就的后辈或者说接班人而言,假如真要让国家和民族之魂离开国家的心脏,不知又于心何忍!不知又于心何安!
  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共产主义接班人”们才会重新像老百姓一样到纪念堂去看看毛主席……

相关文章

  • 徐汉成:共产党人何以畏惧“运动”?
  • 电视剧《钢铁年代》歌颂了毛泽东时代的工农兵
  • 狼性·奴性及其他——兼评《从孔庆东现象看“文革”遗害》
  • 远比张志新案惨烈--河南省方城县文革“两案”人员关于要求落实中央政策的上访信
  • 毛主席教导的这“十二个如果”让我们振聋发聩
  • 毛主席决策和督导治理淮河的决心
  • 唯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挽救共产党
  • 关于出口创汇的思考--美国经济以武器公司和传销公司为主
  • 天下民心:纪念毛泽东思想列阵一周年
  • 郭德纲的作品只能是“相对的好作品”
  • 几篇关于毛泽东时代的网贴
  • 阶级性党性与人性--电视连续剧《洪湖赤卫队》观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