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河清:大黄鸭再大,也不是艺术

火烧 2013-09-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38
文章指出大黄鸭作为美式当代艺术代表,被包装成艺术品进行文化输出,实则缺乏艺术含量,引发对艺术低俗化和审美幼儿化的警惕。

  1917年纽约,一位叫杜尚的法国人,把一个白瓷小便池作为自己的作品送去参加一个艺术展……二战以后,美国为了要当世界艺术老大,打压法国“艺术”,更为了与苏联文化冷战,自立门户搞“当代艺术”。所谓“当代艺术”,就是说传统“艺术”已经过时,从此不用画画也不用雕塑,大家都来搞日常物品的“装置”。

  于是,杜尚被美国人推为“当代艺术”祖师爷。他的小便池成了身价百万美元的艺术品,供奉于西方顶级艺术博物馆。美国“大众艺术”(popular art,“波普艺术”)名家奥登伯格,专门放大衣服夹子、羽毛球、锯子等日常物品,体量巨大,就算“雕塑”了……

  美国人把这种将艺术混同为生活、点土成金的做法,以“当代艺术”之名,向全世界推广。美国通过艺术市场和各种双年展,宣传捧炒“当代艺术”,配以滔滔艺术理论,生生将西方“艺术之都”从巴黎迁到了纽约。

  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出现了一大批“没有艺术的艺术家”。许多没有进过相关学院的花匠、保安、无业游民,摇身一变成为著名“当代艺术家”,一夜之间大红大紫。例如,法国出现了一位“花匠艺术家”,专门把花盆放得巨大,成为“艺术巨星”。荷兰也出现一位“大黄鸭艺术家”,把儿童浴缸玩具小黄鸭,放大到十几米、二十几米高的巨大体量。今年,他的大黄鸭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在中国多地展出,引起一轮媒体大轰炸。

  事实上,美国式“当代艺术”不仅将艺术日常化、低俗化,还常常表现为趣味的“幼儿化”。精美高雅的各国传统艺术遭到抛弃,而幼儿玩具“艺术”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比如玩具熊、玩具象等。

  大黄鸭属于典型的美式“国际当代艺术”,之前已在西欧和日本等国展过。不过,小孩玩具,把它弄成巨大就成“艺术品”了?这种“当代艺术”的套路太指鹿为马了吧。一件没有艺术含量的东西,并不会因为巨型放大而变成艺术品。事实上,这次大黄鸭来到中国,不仅给西方带去巨大商业利益,更是一场空前的文化宣传,背后潜藏着推广美式“当代艺术”的国际背景。可悲的是,具有深厚艺术传统和精微艺术品鉴能力的中国人,对此毫无意识。实际上,大黄鸭造型极其幼儿趣味,缺乏真正的艺术感。浴缸鸭就是浴缸鸭,不是什么艺术品,不值得媒体如此大规模报道。相反,我们应当警惕以“艺术”之名,来降低国人的审美品位,让国人的审美“幼儿化”。

相关文章

  • 河清:改革不应成为天条
  • 区域性与后殖民: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当代艺术
  • 河清:灾难性的普利兹克奖 破除"美国式建筑"迷信
  • 河清新书《破解进步论》出版 为中国文化正名河清新书《破解进步论》出版 为中国文化正名
  • 朱苓:《当代艺术的泡沫》
  • 中国的“文艺复兴”由“草根”开始!
  • 艺术的阴谋与阴谋的艺术————河清《艺术的阴谋》上海签售会举办公告
  • 河清:“国际”“当代艺术”--顺美者昌逆美者亡(1970至今)
  • 河清:西方文明正史之质疑
  • 河清:经济巨人,文化侏儒,能算大国乎?---评《大国游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