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晒一晒官员头上的博士帽

火烧 2009-11-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官员博士帽泛滥现象,分析学历造假动机及危害,指出高校与官员合谋批量速产文凭,导致社会对知识与文化的不尊重,引发对官场道德与教育体系的反思。

国内官员言必与国际接轨,时有超越国际创造世界第一。这不,有报道说中国的博士数量目前居世界第一,而且,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在官场,这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但这个第一国人似乎无法骄傲。因为,言必国际的官员们,这次是“千年马桶漂过大洋-臭到国外”了!

批量速产硕士博士

不知何时,名牌高校争相办起什么分校、管理学院、培训中心、研究生院。这些高等之地逐渐演变成了硕士博士帽批发市场,硕士博士学位的金牌成色日渐变浅。这些中心为了扩招生源,犹如夜总会短信招客,群发短信广而告知,“本中心系名校所办,半脱产或在职学习,名师集中授课、专人辅导,2年学业1年完成,毕业颁发国家承认之硕士博士学位。” 前提当然是高额学费。市场经济嘛,双赢交易。高校收钱、官员戴帽。曾有学员透露,学费中竞包括去欧洲的1-2次游学课程的费用。只是既为官员,学费多数自然由有求办事之人或单位赞助,学费不是问题。如此批量速产的博士硕士,成色不足也就不奇怪了。

晋升是追求文凭的动机

  君不见每次媒体报导新晋官员,其学历如房价逐年看长。以前多数是大专本科学历,后来是硕士渐多,再后来博士越来越多。高官必定有高学历、高学历必定是高学识、高学识必定有高能力,这似乎早已成为了普遍的共识。自从发现高学历有助官位提升,官员们就如苍蝇盯住了“速成文凭”这只臭鸡蛋。有关报道称“最有本事的是不学也不考,凭权威和挂名获得文凭;次有本事的用公款或拉赞助交学费、跑关系,与高校互通有无换来学历;最没本事但也是“最高尚”的,则花钱请“枪手”写论文甚或代考,自己参加考试也是打点好之后走过场。”在官场,有高学历不一定能晋升,但没高学历肯定是少或没机会晋升。因此,为晋升计必先备硕士博士帽,至于成色如何不足虑,关键在于有还是没有!被双规的“双硕士”市长许宗衡就是样板,他原本是湖南省交通学校毕业的中专学历,在职位升迁中其学历也不断升级,先读“在职读研究生”混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的硕士,后未出国又获得美国夏威夷国际东西方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据报道该大学的学历没获得中美教育部门承认。

硕士博士泛滥的危害

如果是大批具有真材实料的专业博士充实到官员队伍,有助于改变官场人文生态,提高干部队伍的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相信老百姓高举双手支持。但博士头衔是来自权力寻租,不是先成博士再成官员,而是先成官员再成博士。这只会让身为公权力代表的官员被百姓耻笑,公权力诚信受损。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高校明知官员不做学术研究,为何要授予其博士硕士学位?唯权唯利而作贱自己,是典型的奴才谄媚行为。高校作为文化、文人的代表,在权钱名利交易中失去独立立场,令文人失气节,令文化不再受尊重!官员中水货文凭的泛滥,暴露出官员的虚伪与道德丧失。最大的祸害就是,令官场乃至社会中廉耻不分,“劣币驱逐良币”,令知识、文化、文人得不到尊重。试问一个不尊重文化、看不起文人的社会会有怎样的前途?

因文凭泛滥而令文凭贬值,这可能是高校和官员始料不及的结果。当中央领导提出“选拔干部要德才兼备更注重德”的今天,当高学历因“水份”失去了应有光环的今天,再获提拔的高官,其学历及硕士博士文凭的真实性,将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任人评说。如果某官员的博士学位来自“XX国际东西方大学”,相信他头上的这顶硕士博士帽将会令他后悔终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