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美国“否决政体”的“停滞本质”

火烧 2013-10-14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美国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对立,揭示其政治极化与社会分裂现象,探讨否决政体如何导致制度停滞,强调改革必要性。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预算和债务上限问题上死掐,反映出的是美国政治极化,而政治极化背后是社会极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口结构变化、网络和新媒体兴起,美国社会分裂程度逐渐加深,民意越来越呈现多元分散状态。两党迎合不同选民群体,政策诉求差异巨大,形成共识的空间不断缩小,甚至出现了“最自由的共和党人也比最保守的民主党人大大右倾”状况。

  各国政治制度都与其特有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密切相关,有其自身的特点。相互制衡是美国政治体制的一个突出特征。为阻止某一方采取强有力的政治行动,美国宪法设置了非同寻常的障碍,两党都不难找到制约对方的手段。如今,制衡与极化相互叠加,导致“我办不成事也不能让你办成”,难怪美国学者福山以“否决政体”来描述当下的美国政治生态。

  崇尚美国政治制度的人认为,相互制衡蕴涵纠偏能力,有助于防止巨大的政治错误出现。可是,当这种制度安排加剧社会裂痕、党派对立甚至扰乱国家正常生活,理性的反思是必要的。如果非要坚持一俊遮百丑的观点,恐怕只能预设任何一个通过妥协出台的政策都比无所作为更坏了。但是,这样的预设经不起现实的敲打。任何一个国家都承受不了无政府状态。即便美国这样实力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忍受某些政府部门长期关门,更没有权利拿“经济原子弹”惊扰世界。

  美国政治制度出了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客观事实。原因的确很复杂,恐怕最大症结还是没有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昔日的优势不经意间成为国家前行的障碍。一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活力关键在于与时俱进。美国学者格伦·哈伯德和蒂姆·凯恩发现,历史上许多强国最终没落,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政体“否认内在的停滞本质”,一旦“制度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现实”,就势必“带来衰退”。

  当下,华盛顿政坛最大的关注仍是如何保住党派利益,国家发展宏图伟略早已退居次席。如何找到政治变革的勇气,这是美国人自己的事。但是,有些道理对美国也是适用的。在地球村内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背景下,也的确有必要对美国讲一讲这些道理。

  变革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特征。既然问题已经出现,就必须正视,躲是躲不过去的。打破原有格局,触动既得利益,动静不会小,感受也未必舒服。但是,拖的结果只能是变革的成本越来越高。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需要明白,聪明人与时俱进,自负者被历史推着走。

相关文章

  •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谁之责?
  • 美国政府关门之谜
  •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若美债违约应先保利息支付
  • 巴菲特:美债若违约如引爆“核弹” 后果不堪设想
  • 余丰慧:美国债务违约 中国将是全球最大受害国
  • 视频:看美国媒体如何吐槽美国政府关门事件
  • 张茉楠:美国政府停摆背后的债务危机
  • 美银美林:美国政府关门和债务上限的潜在影响
  • 美银美林:如果债务上限问题拖到限期以后
  • 美国政府关门与突破债务上限是一回事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