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红色的记忆,幸福的童年

火烧 2011-01-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7
文章讲述作者出生于1951年,见证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社发展,回忆童年幸福时光,感恩国家政策带来的改变与尊严。

红色的记忆,幸福的童年  

   

我生于1951年5月,当时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我们家乡正取得伟大胜利,我家分到了二亩地。添丁又添地,双喜临门,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便给我取名“地子”。仅在我们那条街上,叫这个名字的就有四个人,我最小,人们都称我小地子。大地子、二地子、三地子并非和我同辈,甚至也不同姓,可近六十年了,人们总是这样习惯地称呼着。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是这支歌伴随着我走过了近六十年人生历程。去年国庆节,我看到了一篇介绍这支歌的文章,兴奋地跳了起来,原来这支歌是和我同时诞生的。当时作者王莘从天津到北京,看到新中国伟大首都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从心底迸发出了《歌唱祖国》的声音。在很短的时间内,这支歌便响彻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我大概是四、五岁开始记事的,在我印象中的第一件事是,有一天母亲从地里干活回来,对祖母说:“政府号召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说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您说咱入呢还是不入呢?”祖母说:“你认为入好,就入吧!”。  

自从入了社,母亲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从地里回来,总是满面笑容,……  

就在这一年的秋收后,母亲从社里开会回来,带回一把锄头,一条毛巾,还有一张奖状,说是奖励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奖状,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奖状。当时在上幼儿园的我,正好学会了一支歌《妈妈当了劳动模范》,我便唱给她听。母亲听完后,高兴地流着眼泪把我抱在怀里,说:“我教你唱支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后来,她不止一次地说,甚至直到她去年去世之前,还不停地念叨,“我一生最高兴、最幸福、活得最有尊严的日子,就是入社的那年。一个家庭,耕种着十几亩地,没有牛不行,没有车不行,没有犁不行,人口多的大家庭还可以,人口很少的家庭谁能置这么全?如果不是毛主席领导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日子根本就没法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