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应当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为“主导地位”
5月1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地位发表评论员文章《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一论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篇具有导向作用的重要文章。
可是,在提“如何既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个问题时,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换成了“主导地位”,这是一个甚为严重的笔误;如果不是笔误,那就是一个严重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也就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而不是什么占主导地位。人民日报评论员在专门阐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文章中,理应严肃遵照宪法规定表述,对“主体地位”这个关键词,是绝不应当发生笔误的;如果是擅自偷换概念,那时更不能允许的。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以国有经济为核心的公有制如果在国民经济中失去主体地位,就谈不上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国有经济就不可能发挥好主导作用,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健康运行,各级领导也就不可能真正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方针。
现实中经济结构的失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在警示人们,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动摇不得的,客观经济规律是绝不能违反的。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是绝不能凭主观意志修正的。修正势必起误导群众的作用。
因此,希望人民日报严肃认真地纠正评论员文章的这一重大失误。
附: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2-05/17/nw.D110000renmrb_20120517_1-01.htm
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一论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本报评论员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变革的先导,也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今年是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周年。“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回顾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一种品质格外突出,那就是实事求是;一个经验尤为珍贵,那就是理论创新。
所有制问题是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中国改革开放而言,所有制问题既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与改革发展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践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面临这样一个世界性和世纪性难题:一方面,超越发展阶段盲目追求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不仅没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反而使社会主义建设再三遭遇困难和挫折;另一方面,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不考虑国情,全面否定已有经济制度,试图通过全盘西化在一夜之间向市场经济转变,最终导致全面抛弃社会主义制度。正因如此,有人曾形象地把所有制改革比喻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珠穆朗玛峰”。
对于历经百年沉浮,追求独立发展的中国而言,在所有制问题上,如何既确保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又考虑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如何既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又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从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到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从党的十五大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固定下来,到党的十六大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再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的所有制理论创新,不仅成功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世界性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更让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充分体现。
正是因为突破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破除了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开放理念,我们将世界文明潮流与自身发展进步结合起来,将现代化规律与本国国情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积极寻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兼容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众多产业领域对非公有制经济放开准入,形成了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的壮阔潮流。由此开创了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崭新局面,将社会主义中国推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使基本经济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亮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立足初级阶段,不断以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面对基本国情,坚持以基本经济制度推动中国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更好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推动改革开放的中国巨轮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公有制是共产党执政基础?
- 少了共有产权理论不能称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光明日报: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罗四夕杂诗集
-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公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 建立公有制/私有化的实验区------论体制改革
- 科学发展观离不开老祖宗--九对河北省委“维稳”的建议
- 公有制是怎样创造私有制的?
- 我为什么把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看得那么严重
- 7000万婚礼--暴富家族的饕餮盛宴--私人资本蚕食公有矿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