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别让“汶川”成为公开透明的“孤岛”

火烧 2008-06-07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汶川地震救灾过程展现公开透明,有效遏制腐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借鉴经验提升全国监督机制,确保救灾物资合理使用,促进社会信任与公平。

 

别让“汶川”成为公开透明的“孤岛”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倾刻间,数座大山移位,数条河流堵塞,数个村镇变成废墟,巨大灾难牵动了全国乃至世界人们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性的光芒在这场抢险救灾中得以突显。全国人民在大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众志成城,坚不可摧。


  客观、真实,公开、透明,是这场抢险救灾的最大亮点,也是最值得全国及世界人民信任和骄傲的闪光点。因为开放,我国政府反映速度之快,国家领导人态度之坚决,赢得了全国及世界各国人们的广泛赞誉;因为透明,让一些谣言不攻自破,无有藏身之地;因为客观真实,让全国及世界人民在第一时间看到了汶川所发生的一切。就在十天前,同样是特大自然灾难,强烈暴风雨袭击,让缅甸十几万人失去了生命,数十万人无家可归,但由于政府原因,灾区人们迟迟得不到援助,因此,缅甸政府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面对全国及世界的巨额捐款和源源不断的捐助物资,四川省纪委、监察厅、工商局和物价局等部门把关口前移,强化事前监管,确保了救灾物资真正有序发放到了受灾最重最需要帮助的灾民手中,确保了国家下拨的救灾款和社会各界捐款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审计部门也积极行动,对救灾款物采取边使用边审计,进一步堵塞漏洞,确保了社会各界的爱心款物不被亵渎。


  这一切都是以公开、透明为大前提。在大灾大难面前,绝大多数人都表现出了人性的博爱与伟大,但仍有极少数不法分子,泯灭天良,趁火打劫,或偷,或抢,或哄抬物价,或利用权力侵占救灾物资钱款等。据新华网消息,截止5月23日,共查处60余起违规和违法价格行为,96件违规违法的事情。这足以说明人性贪婪的一面无时不在,如果没有一个较好的制度去约束,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去监督,一些人就会把这贪婪演绎成一场人间悲剧。

  
  现在地震过去快一个月了,虽然余震仍然不断,但汶川灾区已从救灾转向了重建。因为有了广泛的监督,因为建立了一套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重建工作更加透明高效,这一点最令人欣慰。同时我在想,因为汶川发生了特大灾难,得到了全国及世界关注,就让一切都公开透明了,让权力不敢为所欲为,让腐败减少到了最低程度,全国其他的没有受灾的地方呢?


  我们无法阻止汶川灾难的降临,但我们可以举全国之力,给汶川一个美好未来。如果我们推而广之,借鉴这次汶川救灾经验,进一步在全国推动5月1日刚刚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让政府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全国人民的监督之下,有理由相信,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利用权力腐败的现象定会大大减少。不要再等律师提出公布华南虎相关情况的申请了,也不要再等教授提出公布北京机杨高速路收费情况的请求了,政府应该更主动一些,把事关国计民生的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把花纳税人的钱,不管是多还是少,都一五一十公布出来,让人们最关注的“三公”消费暴光于天下。这不是什么国家机密,也没什么不好公布,就看某些领导想不想公布了。让政府行为更加公开透明,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别无选择。


  灾难让汶川透明了,但这是以数万人鲜活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以数万人痛失亲人为代价,这是以数万间房屋倒塌数万家庭无家可归为代价,这是以数几亿的经济捐失为代价,我们不要让这样的悲剧重演,我们不要让汶川成为一座公开透明的“孤岛”,更要让全国每个地方,不再付出任何代价就成为公开透明的“汶川”,让公开透明之岛连成片,溢满中华大地.     (中华杂文网)

相关文章

  • 怀念毛泽东时代(五)----汶川大地震后的反思
  • 《瞭望》:地震群测群防重新得到肯定
  • 身上的伤口早已治愈,良知的伤口仍在流血
  • 成都网友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周年座谈
  • 点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
  • 忽然之间,天昏地暗--“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 我所经历的两次地震
  • 田文林:汶川地震对中华民族的三点启示
  • 胡锦涛指挥抗震救灾—真本事,不做秀
  • 中国震,震惊世界殊
  • 李世辉:“地震不可预测论”错在哪里?
  • 拿什么来总结这次抗击大地震的精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