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从汶川地震反思“奇门遁甲”

火烧 2008-05-13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通过汶川地震事件反思奇门遁甲的预测价值,探讨未知科学的探索意义,强调对未知现象的尊重与宽容,提出宇宙多元闭环系统的猜想。

从汶川地震反思“奇门遁甲”

田忠国

 2008年4月24日 下午3点10分(阴历三月十九)是甲午日的壬申时阳五局,因鸟叫声特别凄厉,故用“奇门”占之,竟然庚加太岁临五宫,太岁又系直符,人盘临开门。若按此种迹象推之:

庚临中五,地质之灾,也就是地震。

但是,占过之后,忧闷不已,本想告知几位朋友,并通过他们看看能否把信息传递到国家地震局,但想了好久,因为过去并无实证,书上只是如是说,如果把事情闹大了,岂不有妖言惑众、危害国家安全之嫌?如果这个帽子戴到头上,本因文致祸,生存陷入困境的我,岂不是招来无法生存的困境?前几天,与友闲聊时,友问及国家祸福,虽然不敢“妖言惑众”,但还是吞吞吐吐的将来地震的可能,并一再叮嘱朋友,千万不可乱传,以免因妖言致祸。

今天下午,接到妹妹的电话(那时正与友闲聊),说是四川地震,因我弟弟在成都,一听之下,天旋地转,深悔没有妖言惑众,才招致今天的结果。给弟弟和女儿打电话总是不通,更是心惊胆战,语无伦次,直到弟弟短信报了平安,这才心神稍定。

夜半,深思之,去掉其中未验的两项妖言,重写此文。

实践证明,“奇门遁甲”确有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的奧秘,还不能用简单的一句封建迷信就毙掉的。退一万步讲,既便它有封建迷信的地方,仅从程序逻辑上讲,也还是值得一探究竟的,我们何苦匆匆忙忙的把我们不理解的草率毙掉呢?如果人类把不理解的东西全否定了,人类还会有什么新发现、新发展呢?

认真想来,给更多的不理解、不了解、不能解释的未知现象更多的尊重和宽容,岂不是拓展了发现未知的路子?我们何苦匆匆忙忙的把未知之门关上呢?现在想想,如果我们的前人把所有未知的大门全部关上,现在岂不是还处在钻木取火的状态?未知是无穷无尽的,从未知到有知,再到对未知深入的了解,需要一个宽容探索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十分漫长,漫长得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无法解开其中的谜底,但只要不放弃努力思索,终有得到正确解答的一天,但如果早早就放弃了探索,所有的谜不就成了永恒的谜了么?

再想想,世界各国的科学史,所有新发现、新创造,几乎都是从疯子似的狂想开始的,由此可知,人类社会不怕疯子似的狂想的不科学,就怕科学的不狂想。在人类历史上,有多少以不科学的名义毙掉了多少未知科学呢?

在本文结束前,做一个不科学的猜想:

宇宙是一个由多维发散式闭环系统构成的。空间的同步互动形成了时间,所以,假如空间消失了,时间随之消失。宇宙的中心不是太阳,而是每一个系统闭环的起点。再进一步说,空间的多元之中心之间的同步互动,动态平衡,是宇宙守恒律。另外,某种物质的消逝,必然在另一种物质中留下原物质的物质信息。

物质是由物质信息互含构成的网。

在这个网中,大只是相对于小而言的,是小的外壳,也就是说,物质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以上所言,算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吧。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相关文章

  • 难忘的一次震情会商
  • 困惑!到底是防灾与建设伟大呢?还是到处救灾与重建伟大呢?
  • 假如洛杉矶在中国:能发布地震预警吗?
  • 唐山大地震时的开滦煤矿:干部最后从煤井里走出来
  • 欲绝当下矿难死,何不回头学唐山
  • 地震预报:国退民进
  • “地震能否预测”之争的幕后故事
  • 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源自周恩来总理
  • 漩涡中的地震局
  • 中央未追究责任,地震局在不断退步
  • 地震预测由科学家做,地震预报由政府做
  • 差哪儿啦?--质问地震测报部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