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鉴真:致汪晖

火烧 2007-08-19 00:00:00 思潮碰撞 1026
文章以鉴真视角向汪晖传达幸福与思想的力量,回顾汪晖主编十年的艰辛与影响,强调思想阵地不灭,新左派崛起,幸福存在于坚持与支持之中。

鉴真:致汪晖
 


   “手记是夜的孩子。一百三十五个月,这是最年轻的一个。”大约每一个读读书的人都能从中领略到某种伤感。然而最触动我的却不是这句伤感的话,而是汪晖提到了幸福。汪晖说:读吕正惠先生的文章快到末尾的时候,心里忽而受了触动,是因为他提到了幸福。他是这么说的:"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台湾知识分子完全置大陆于度外时,我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完成了对自己的改造— 我从'中华民国'的一个小知识分子转换成为一个全中国的小知识分子。这一点我有点自豪,并为此感到幸福。"花二十年的时间,孤立于潮流之外,完成对自己的改造,这样的说法对许多人而言大概是难以和"幸福"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也许是太久了,在我的周边,也在我自己的生活中,这个词像是消失了一般,我因而感到了触动。
   我似乎能够理解汪晖为什么有所触动。1996年,汪晖受邀担任读书杂志的主编,厄运就与这位当时还是年轻学者的他如影相随,攻击、诽谤、污水、漫骂成了汪晖十年来经常面对的事情。记得几年前,有人说汪晖是袁世凯,还有人说汪晖不让中国人民过好日子,就在这次事件中也还有人说,汪晖任主编十年,让中国产生了无数贪官。不管这些比喻是多么的荒唐和没有逻辑,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恨汪晖,恨得獠牙痒痒,尽管人们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恨一介书生。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中,汪晖有的当然只有寒心,心疼和愤怒,决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幸福离他很远很远,如他所说,“在我自己的生活中,这个词就象消失了一般。”
   汪晖没有幸福,这是他十年主编生涯的切身感受。但我想说,汪晖不必如此伤感,幸福就在你的身边。十年主编,读书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正在思考,也将继续思考,思想的阵地在心中,永远不会丧失。就这一点而言,汪晖应该感到幸福。
   读书主编的非正常卸任,各种声援声音越来越大,许多读者从这些声音中解读出了汪晖十年的努力和意义,就此而言,汪晖应该感到幸福,毕竟越来越多的人声明,我现在新左了!汪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身后站着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相比之下,那些主流右翼精英们算个屁啊。
   还有什么比这些更让人感到幸福吗?借此地也向汪晖道一声,保重。
  
 
 

相关文章

  • 袁长庚:读书杂志换帅风波四周年
  • 三十而立却还没有立--《读书》三十周年雅聚没有“晖黄”
  • 2007:“《读书》事件”的思想史意义
  • 汪晖:现代化本身需要被反思
  • 自由右派终于露出真相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