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西安的美,底层的苦,写实的《装台》

火烧 2021-07-27 00:00:00 社会民生 1027
《装台》以西安为背景,真实呈现底层生活与城市风貌,聚焦农民工讨薪问题,展现城中村真实场景,引发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思考。

  “装台”,光看这个名字的话我肯定不会在这部电视剧上着意。因为第一,确实不知道是干啥的;第二,我本来就很少看电视剧。

微信图片_20210727155319.jpg

  前几天在观察者网的公众号上看到一篇评析《装台》的文章,其中两点让我特别在意。一是底层叙事,二是剧情的发生地、电视剧的拍摄地都在西安。

  人对于自己的家乡总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游子在外,情谊更浓。至于我们这远在大洋彼岸的,更是思乡情切,尤其在这疫情下的彼岸世界里。

  改革开放以来,位于祖国西北的家乡陕西与东部沿海地区迅速拉开差距。十多年前有句话很流行,说“中国的东部像欧洲,中国的西部像非洲”,家乡陕西就在这个“非洲”的范围里。

微信图片_20210727155327.png

  近些年来的现代城市剧大多都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拍,只有需要西部落后地区反衬的时候才给几个镜头,以西安为“主战场”的电视剧我还没看过。

  数年前我看过根据陕西籍作家路遥、陈忠实作品《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这两部剧充满了陕西的“味道”,但一个是上世纪前半段的事,一个是上世纪后半段的事,都离当下有一定距离。

  前两年有一部改编自作家马伯庸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非常火,也有陕西“味道”,但那是唐朝时候的故事,无从以其了解当下的陕西。

  《装台》有开创之功,事情就发生在当下的西安。无论是城市的美景,还是城中村的杂乱,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不加粉饰。我虽不曾住过城中村,但见的也多了,剧中的场景给人极强的代入感。

  以前看过的当代电影电视剧常常让人觉得“假”。不说剧情,仅那场景就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当下中国的城市。出国前我长期生活在东南沿海一线城市,但那些剧里即使拍到这些发达的城市,也不免过分的粉饰,使人觉得完全不像我们所住的城市。

  《装台》中的人物也很有真实感,顺子的那帮装台兄弟和我那些读到初中就去打工的农村小伙伴简直神似。每一个人,每一个类型,我都能在老家村子里找到原型。他们被拖欠工资或者干完活老板跑了的事,我曾听说过无数次。

微信图片_20210727155335.jpg

  我有个叫军的发小,从小好打架不学习,初中没读完就去打工了。虽说没什么文化,但干活踏实肯出力,人又豪爽,没几年就混成个小头头了,带着一帮兄弟叔伯在各家工地上干活。每年春节回家,从不曾听得他喊苦喊累,唯一抱怨的是没拿到工钱。我几乎没听他说过哪一年是拿到全部工钱的。

  尽管多年前时任总理就为农民工讨薪了,但直到现在2020年代,问题仍然存在。来美国三年多,跟美国的底层蓝领工人也有不少交流,他们没有这个问题,而且两周或者一周就要领一次工资。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底层工人真的很可怜,工资低不说,干了活能不能拿到全额辛苦钱还得看运气。这两年听说国内的情况好一些了,但能准时准点拿到全部工资的农民工也只是一部分。

  剧中铁主任挪用装台工人劳务费去投资,扣下装台工人工资给自己买车这两件事也是非常的写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原型很多,苦了的就是最底层干活的人。

  社会制度、国家法律首先是应该用来保护这些底层民众的,他们是这个社会财富最主要的生产者。而在铁主任这样的人面前,光是信息的不对称就很容易让他们血汗白流。保护他们就是保护这个社会的有效生产,同时也是保护人类的良知不被物欲横流的大潮所击倒。

  剧中的陕西美食也是一大亮点。我是个不好吃的人,对美食一般没什么感觉,但出国日久,看到剧中老家门口大街上也能吃到的各色小吃,不免也垂涎起来,想着将来回国一定要好好吃一遍。

  我是在YouTube(美国视频网站)上看这部剧的,看剧的过程中也浏览了一下视频下面的评论,几乎是全面的好评。我再看了看豆瓣上的评价,说什么的都有,批评的声音不少。这可能就是所处的地方不同,大家看剧的心境也不一样吧。

  这部剧自然不是没有瑕疵的,其中问题,尤其是剧情上的问题不少。我看到中间几集的时候,差点儿没耐心看下去。剧情时而拖沓,时而突兀,有一些地方似乎并不合逻辑,但我还是看完了,而且是熬了一个通宵,一口气看完的。

  作为海外游子,看到自己家乡这样的好剧,挑剔心理可能比国内的人要少很多。我们更愿意看它好的地方,更愿意把它往好处想。对于那些似乎不合逻辑的剧情,我们在心里也会尽量给出合适的解释。

  事实上,国内网上的批评,有中肯的,也有不少可能是因为本人生活经历的原因,不能理解而已。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不同想法,不同生活遭遇形成的不同心理机制和思维方式,有时候是他者所难以理解的。

  就像长久流传的那个段子,美国小孩疑惑非洲小孩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面包呢。“何不食肉糜”这种事听来夸张,但这样的思想、认知差异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将“何不食肉糜”倒过来就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这是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但表现的认知差异是一样的。

  我很小的时候想象不出城里孩子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我上大学那会儿听说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一顿饭吃一万多块,我也想象不出他们到底是吃啥。

微信图片_20210727155345.jpg

  对于《装台》中的几个主人公,有不少人认为他们不正常,不合逻辑,但依我来看,几个人的思想、行为都讲得通,这些人我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听说过或者也能想象得出。

  《装台》展示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给出正面的或负面的解读。我从未为一部电视剧写过观后感,这是第一篇。因为我从中看到了真实的国内老家,也看到了跟我们和我们老家亲戚朋友一样的普通民众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喜怒哀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