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看环球网“国家印象词”调查

火烧 2012-01-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环球网国家印象词调查结果,指出网友对部分国家的负面评价,反驳专家对调查的批评,强调立场与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
环球网从西元2011年11月29日开始连续进行了三组“国家印象词”调查。这次调查列出了当今世界上三十二个大小国家,每个国家下面都给出了几十个“印象词”,让网友从中选出不超过十个词作为自己对这些国家的看法。在我看来,这次调查的“印象词”或好或坏或中性,比西方媒体那种简单地“负面”、“正面”两分法的调查更公正合理全面。

  据称这次调查计有三十余万网友参与,可见人们对此的关注热情。这是某些媒体那种只有几千上万人参与的调查不可同日而语的。

  现在调查结果已经出来了,从中可以看到,参与调查的网友们主要是以那些国家历史上对中国和世界是否有损害或现在对中国和世界的态度形成好坏印象的。对此,据说有几个“专家”指责“网友们的认识不够客观,太片面,甚至偏激,与各国的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云云。反对“不客观、片面、偏激”,这几个“专家”显然是以“客观、全面、理性”的“代言人”自居的,应该说他们的这种姿态不能说不对,但在这里总令人觉得有点儿味道不正。这次调查主要是让网友表达他们对外国的感性印象,是直观的第一感觉,要求面面俱到地“客观、全面、理性”,恐怕在任何国家的类似调查中都不可能做到。再者,在人类社会中所谓“客观、全面、理性”恐怕也并不真正存在,人们大都是从自己的文化传统、自身的利益和自己国家民族的利益出发来看待世界的,所以因了立场的不同,“客观、全面、理性”的“标准”显然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所谓“客观、全面、理性”之上还有个更高的标准,那就是人类正义,不顾这个,而侈谈“客观、全面、理性”,就只不过是远离人类常识的“文艺腔”。

  上眼一看几个“专家”的指责言论可以发现,他们所不满的“不够客观,太片面,甚至偏激”主要是指网友对美国、英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几个国家的负面看法。据调查结果显示,网友在这几个国家的“印象词”中选择最多的前三个词分别是:美国——霸权、强大、傲慢,英国——殖民、侵略、掠夺,日本——反华、变态、军国主义,印度——支持藏独、自大、反华,韩国——剽窃历史、自大、整容。应该说,对中国人来说,上述词中除了“强大”与“整容”基本中性以外都不是“好词”,这的确说明参加调查的网友大多数对这些国家的印象不好。了解历史并关注现实国际关系的人都明白,这种印象其来有自,是真实的感受。就因为网友们对几个“专家”所“心爱”的这类所谓“民主自由”国家的看法不佳,“专家”就不管青红皂白地指斥网友“不够客观,太片面,甚至偏激”,则网友们就要问“专家”了:你们的“客观、全面、理性”何在?

  几个“专家”为他们所谓“网友们的认识不够客观,太片面,甚至偏激”找到的原因,据说是中国媒体在国际报道中“误导公众”。在我看来,中国主流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固然不乏偏颇,但与西方国家主流媒体对中国和其它非西方国家的报道相比则称得上更客观更公正,甚而至于,某些中国媒体比如央视在国际报道中常常原封不动地转播西方媒体的倾向性很强的报道,至于像南方系之类的媒体主动积极地倾向西方国家的报道更是不在话下。所以要说“误导公众”,任何国家的媒体都存在,因为媒体都有倾向性,当然一般都是倾向于自己的国家,而像中国这样不少媒体反而倾向于外国的现象在其它国家恐怕少见。因了有互联网,外国主流媒体对自己国家公众的误导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中国人所知道。近年来常有中国媒体报道西方的某些组织和机构所进行的“调查”显示某些外国的民众对中国有“负面感”,像上述几个“专家”这样的人总是以此为依据来批判中国并要求国人赶紧“改正”,而今中国网友在调查中表达了对某些外国的负面感,“专家”却大叫大嚷地指责为“不够客观,太片面,甚至偏激”,如此苛待自己的同胞而宽待外国人,这些“专家”究竟是何心理?由此联想到前不久有中国学者撰文说应该“督促美国改革”,还没听到美国人有什么反驳,某些中国“专家”就急急如律令般地跳出来尖声斥责,以致有美国人知道后都说“某些中国人比美国人还爱美国”,真是可耻。

  在我看来,这次环球网的“国家印象词”调查结果令人欣慰,因为经过二、三十年来某种程度上可称为广泛的全盘西化、崇洋媚外的洗脑,大部份国人仍然保持着中国心和国际正义感。这是中国之幸,也是世界之幸。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