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不变的才是传统

火烧 2011-05-2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不变的真道,分析春节、祭祖、中医、儒家等文化形式的演变,指出其失去本质意义。强调真道信仰的重要性,批判儒家与道教的变质,呼吁守护文化根本。

不变的才是传统  

——中医看世界(39)  

很多人关心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对于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从来没有取得过一致的认识,我提出来一个观点,就是认识传统文化要找到那个不变的东西。因为,变化的东西都是与时俱进的,只有那个不变的才能作为传统去继承。  

我们说春节是传统,但是,春节在变,现在已经变得不认识了,只剩下一个不变的日子,将来可能就没了。中国人的春节早已失去了不变的“灵魂”,已经没几个人知道春节有什么意义了。任何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属于宗教的,没有宗教信仰,节日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说祭祖是传统,但是,祭祖也一直在变,现在只剩下清明节的一个形式了,形式也变了,将来也可能没有了。兄弟相残,父子反目早已写入中国正史,前日祭黄帝,明日就开仗,祭祖的意义早就没有了。  

我们说中医是传统,但是,中医也在变,现在,能够用中医的方法看病的中医师已经不多了,能够坚持多久,实在不容乐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失去了不变的东西,终于变成了“不是东西”。  

很多人说儒家学说是传统,但是,儒家的东西一直在变。儒家讲“一阴一阳之谓道”,正是这句话使中国人丢失了不变的真道,捡来了变化无穷的末道。中国人很是自得于一句话,即“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它成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信条。于是我们看到,中国人的道德越变越下流,先是讲仁,不成就讲义,讲义不成又讲礼,讲礼不成又讲智,讲智不成又讲信,后来又变成了礼义廉耻,还是不行,只好由别人去讲法,讲兵。  

儒家讲阴阳,讲变化,而忘记了阴阳的根本。阴阳的根本是什么?是太极,太极有极故有变,太极非永恒,它也有根本,那就是无极,即中华文化不能丢掉的真道。中国文化如果丢掉了真道,阴阳的变化就会衰竭。中国的儒家文化实际上已经衰竭,这是不以儒生的意愿改变的现实。有人说,儒家文化在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都传承的很好,那是自欺欺人,根本无视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美国的奴才。  

中国的道家讲真道,但是,也变了。张陵的道教把老子变成了神,彻底背叛了“道”的自然主义本性,把老子的真道搞得面目全非。以庄子为代表的“逍遥道”,片面强调道的自然属性,而不强调道的文化属性——德,结果把老子完整的道德拆解了。老子是为了寻找“德”的终极根据才发现“道”的,这是我们正确认识“道”的基础。如果不讲德布天下,那么讲道就没有社会意义。当然,我们也看到。老子讲“德”,要求很高,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就有点难为人了,有点让人望而生畏,因此,老子的“道德”没能象西方的上帝那样成为大众的信仰,只成为少数人的个人修行。相应地,历史上的中国文化系统,是残缺不全和支离破碎的,因为,它缺少最重要的核心文化形态,也就是守护真道的宗教信仰文化形态,而历史上的中国人则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统一信仰的种族。  

因此,我们说,变化的东西是无法继承的,或者说继承“变化”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不变的真理才是要继承而且可以继承的传统。  

   

辛卯年四月二十五  

关键词:中国文化  传统  变化  真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