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请毛泽东重返红四军
1929年6月22日,在福建龙岩县城一所学校里召开的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由于军情紧迫,只进行一天,通过了由陈毅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这份决议案或许是出于停止争论、加强团结的愿望,“毛泽东同志予以严重警告,朱德同志予以书面警告”“至于朱、毛去留问题,由中央处置。在中央未作决定以前,仍留任前委委员。”大会最后改选前委,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
这种结果是陈毅所未料到的,也是毛泽东未曾想到的。7月8日,时在病中的毛泽东与贺子珍及江华、黄琳、蔡协民、曾志等一行6人黯然离开红四军,以红四军前委特派员身份到闽西特委指导工作。
陈毅被选举担任前委书记也非他所愿,在他心中,这一职务除了毛泽东,没有别人可以替代。7月9日,陈毅第一次以前委书记的名义给中央写的《关于闽西情况及前委工作计划的报告》中明确表示自己担任前委书记这个职务不合适。9月1日,陈毅在写给中央的报告中称:“静待中央派人主持,所谓前委,只是一个‘过渡内阁’。”
8月间,陈毅代表红四军前委赶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临行前,他专程到蛟洋看望毛泽东。“中央要人去上海报告工作,我准备去,你看可不可以?”毛泽东说:“我赞成你去。把四军详细情况向中央反映一下有好处。”陈毅又诚恳地说:“你是不是能回前委主持工作?”毛泽东说,我不能回去,你们“七大”那个做法我不能同意,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回去。
8月下旬,陈毅辗转到达上海,向中央政治局如实汇报了“七大”不同意见争论等问题。在上海,陈毅通过与中央讨论红四军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陈毅受周恩来委托代中央执笔起草一封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信中对朱德、毛泽东二人都作了恰当的批评,同时决定朱、毛两同志仍留前委工作。毛泽东“应仍为前委书记。”
在和陈毅面谈中,周恩来又嘱咐他,回去后,把毛泽东请回来,继续主持前委工作;召开一次党的会议,统一思想,分清是非,作出决议。
此时,红四军在出击闽中和冒进东江中连吃败仗,朱德和许多同志一样,已从实践中认识到毛泽东所坚持的政治原则的可贵,红四军的工作的的确确离不开毛泽东,确立政治上的领导中心也离不开毛泽东。
10月22日,陈毅一抵达红四军军部就询问毛泽东的情况。朱德告诉他毛泽东养病尚未回来,并将毛泽东在“八大”时写下的一封信给陈毅看。这封信批评了陈毅。朱德原以为陈毅会发怒。没想到,陈毅诚恳地对朱德说:“我赞成这封信。这封信是对的,我陈毅七次大会是犯了错误,犯了政治上的大错误,七次大会削弱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助长了错误思想。我这次回来,准备向他作检讨。”朱德对陈毅的宽宏大度,感到非常高兴。而后,陈毅立即召开前委会议,传达中央“九月来信”。会后,立即派专人把中央“九月来信”送给在蛟洋的毛泽东,并附亲笔信,促请毛泽东回前委工作,正式表达了他的诚意。
11月18日,陈毅和朱德率部到达上杭县官庄。在官庄,他再次给毛泽东写信,请他早日回到红四军主持工作,信中写道:“从中央回来,于22日到军部。我俩之间的争论已得到正确的解决。七次大会我犯了错误,八次大会的插曲更是错误的。见信即归队,我们派人来接。”信中特别说明:“中央认为你的领导是正确的,此间四军同志也盼望你回队。希望你见信后,坐担架赶快回来,就任四军前委书记。这是中央的意思,也是我和玉阶以及前委的希冀。”
11月26日,毛泽东在接到陈毅的信和中央指示后,顿时尽释前嫌。在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谢汉秋陪同下,心情舒畅地从蛟洋返回了汀州。当晚,陈毅又诚恳地向毛泽东作了当面检讨,详细介绍了上海之行,并转达了李立三对毛泽东的问候,朱德也当面表示欢迎毛泽东回来。
三位历史伟人“相笑泯恩仇”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