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80后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80后,托父母的福,把我生在了城市里,从小没吃什么苦,用作文里的话就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我从小学习就不错,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上游,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我就是那种听话的孩子。后来,我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可以说,我应该知足了。但是,有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心里话,我都没地方去说。我也不是发牢骚,我只想把我所想的说出来。
我这个年纪,也没有过多的经历,就从我上高中说起吧。我是回老家上的高中,那种“监狱式”的高中,一个月就休息一天。我是走读,住在亲戚家,每天披星戴月,早上6点来钟就出门,晚上10点来钟才回家。当时本来以为自己学习不错,结果入学第一天摸底考试就把自己的自尊心打击了。语数外,三科加起来 不到300分,满分450分。从那天开始,我就开始了我后进生的角色。周围的同学都是想脱离土地的孩子,他们面对的似乎只有两条路——要么考上大学进入向往已久的城市生活,要么考学失败回家面对黄土地一辈子。所以,他们很努力,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多,大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我三年高中下来,竟然还有没说过一句话的同学。A是我的同位之一,学习非常好。他家庭条件比较差,一般家里要是给我带点什么好吃的,我都会分给他。有一次,我问他以后挣了钱打算做什么。他说:吃肉,直到吃够了为止...。说实话,我听了这话我的心猛地震了一下——我的周围的人过的日子并不都是想象的那么好的。我老家也是全国百强县,百强县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的地区。
在高中时代,有一件可以说是改变了我自己命运的事。有一天开班会,班主任要我们写下自己的考学志向,我毫不犹豫的写下了XX大学。没想到,班主任看了以后,冷笑道:就你?现在的成绩能上个专科就不错了!我都无法形容我当时的心情,说气愤,人家说的是事实,我当时成绩的确不好;说难过,也没什么难过的,成绩不好可以努力学上去。从那以后,我学习努力多了,到了高三,为了高考,我每天凌晨3点睡觉,加上午休时间,一天也就睡4个小时。现在想想,都佩服当时自己那种精神。最终,我如愿的高分考上了那所大学。很多同学都很惊讶我的高考成绩,有的认为我是超常发挥,蒙的。我就一笑了之,自己明白就好了。
上大学了,校方开学前给我们承诺的宽敞的新宿舍没有兑现,只有住进了拥挤的旧宿舍,屋子里放上4张上下铺以后就没地方了,蟑螂在屋子里无处不在——一切都是扩招惹的祸。夏天,室内温度35度以上,晚上无法入睡,干脆到走廊里铺上凉席子睡觉。当时就觉得自己被骗了,这也算名牌大学吗?条件还不如一个三流学校。
其实,硬件条件差点也是可以容忍的,我觉得一个学校的风气差才是最不可容忍的。我所在大学学风还是很正的,大家比较爱学习,但是其他的风气就不敢恭维了。刚开学统计贫困学生发补助,乌压压的不知哪里来的这么多贫困学生,好多人报名。其实钱也不多,一个月50到200不等,但是日积月累也不算一个小数目。后来,我亲眼看见“贫困”学生买了笔记本电脑,用上了高级手机...我就不想对此多说什么了。在大学里,只要有关系,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诸如当个学生干部,调个宿舍,奖学金提个档次,公费留学等等。本来应当纯净的校园,竟然这么黑,而且是黑透了。我这个毛头小伙子也只能对此一声叹息。
到大学毕业了,很恐怖,全国毕业生560万,正好又赶上金融危机,工作别提多难找了。很多同学都是毕业好久才找到的工作。当时学校为了虚报毕业生就业率,就伪造就业人数,很多同学都填了一个自主就业表格算是就业了,其实、都待业中。找到工作的,当然后好工作,但大都不是什么好岗位:有的同学到一个月才能拿600块,而且没有五险;有的同学到了车间里当了工人,按日结算,连合同都没有;有的同学零薪金就业,等等。很多不是本地的同学挣的钱连房子都租不起。曾经的天之骄子,现在沦落到这种地步,况且不提广东那个研究生竞争卖猪肉岗位事件了。我就想,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学生花了这么多时间,辛辛苦苦的,从小学到大学几十年,出了大学门,成了一个杀猪的或者摆地摊的,这算是哪门子事!政府就没有责任吗?不应该反省吗?虽然,有些成功的人都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干起发家的,但是那毕竟是少数,让如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浪费在这些没上过学的人都可以胜任的岗位上,实在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大学毕业了,工作找到了,该成家了,O.K.,先买房子,看着手里可怜巴巴的工资,买不起——于是我们成了房奴。几十万,不知还到猴年马月才还得清。谁也不愿意过欠钱的日子,葛优在《非诚勿扰》里有一句台词“老觉得自己兜里的钱不是自己的,是跟人借的”,这样的感觉,谁都不好受吧。
以前看过一段调侃的话,叫做“我们这一代招谁惹谁了”,是这样写的:“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是不要钱的,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是不要钱的;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工作等我们,我们不上学了我们等工作;我们不赚钱的时候房子是免费的,我们赚钱的时候房子是无价的;我们没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我们有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得洗厕所;我们没对象的时候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大姑娘随便挑,我们找对象的时候没车没房连寡妇也不跟你;我们没炒股之前傻瓜都赚钱,我们炒股的时候我们成了傻瓜... ”话虽然说得有点偏激,但是说的却很容易让我产生共鸣,感觉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我作为一个80后,在这里也不是为了发发牢骚,而是想表达我的思想,不能改变社会就去适应社会。我们大多数人是很求上进的,不是垮了的一代;我们肩负着承接祖国建设的使命,是继往开来的一代;我们不是那种所想象的生活无忧无虑只知道享受的一代,而是面临着巨大生活压力的一代。我们会努力,做出个样子,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不会被时代淘汰。
相关文章
- 也谈“央行独立”(旧文重发)
- 一80末青年的实践调查笔录——记敦煌市一国企倒闭的前后及感想
- 我们为什么空虚——写给我们80后、90后这一代
- “反腐必反体制”是终极邪恶理论
- 徘徊在生存智慧与理想主义之间——80后的精神状况
- 青年节里说青年人的幸福
- 雨夹雪:80后、90后青年为什么不幸福?(旧文,修改稿)
- 一个八〇后:对“彻底革命派”的批判
- 90后心中的毛岸英
- 大学生民工调查
- 忠言:啃老不是“啃老族”的耻辱!
- 二十三画生:90后谈党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