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的风:据说王教授的讲课内容是“反左”?——评一篇为王长江洗地的奇文 据说王教授的讲课内容是“反左”?
据说王教授的讲课内容是“反左”?
——评一篇为王长江洗地的奇文
北部湾的风
7月29日,一段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授课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于是,昆仑策网以《中央党校还姓党吗?王长江讲课大放厥词引起公愤》为题发表评论,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
既然是反响,那就是什么声音都有,其中有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华网和环球网等网站,对昆仑策网发表的文章进行“反驳”,现在把该文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并且和各位网友一起“欣赏”:
【笔者不认识王长江,没听过其讲课,所谓授课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也没有搜索到。此文没有举证何时何地讲课,所谓使用极为轻浮、轻蔑的语气,原话是什么,没有例证。例举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雷锋写日记是为了给人看,毛泽东搞不好经济,对错可争论,而且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算不上反党。王长江是党校一个教授,就算此人言论,也不影响党校姓党。昆仑策网提出中央党校还姓党吗,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完全是别有用心。昆仑策网姓什么?昆仑策研究院。昆仑策研究院又姓什么?姓私,私人咨询盈利小店。这也是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的进攻吧。
昆仑策文说王的讲课立刻引起网民公愤,引用几条微博。但不知为什么,时间、网名都被抹掉。引用网友指出,“王长江的言论比袁腾飞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党校袁腾飞。”拿大巫比小巫,不伦不类。且袁腾飞多有谬论,(笔者最先批判),官方也没有定其任何罪名。此文引用现场听课学员披露,“王长江是在为在中央党校集训的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校骨干授课,他的言论已经对学员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有的感到迷惑,有的气愤,当然还有一些学员认同他的观点。”可见存在不同看法,并非立刻引起公愤。
此文假借网友普遍认为说,“中央党校是轮训和培训中国共产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不能沦为反党分子糜集的反党大本营,王长江以中央党校教授和党建部主任的身份大肆散布反党言论,中央党校理当严肃查处并表明自己的立场。”王长江是否反党,要由党校组织确定,私人咨询盈利小店说话算不了数。只能起到抹黑作用。左派欺手那一套什么违反政治伦理,使得中央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的努力付之东流,言过其实,不合逻辑。康生曾任中央党校校长,中央也没有说党校反党。党校一两个教授反党,也不能说党校反党,更不能说使得中央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的努力付之东流。以王长江一人说党校不能沦为反党分子糜集的反党大本营,用心恶毒。以私人咨询盈利小店要求中央党校理当严肃查处并表明自己的立场。不自量力。
昆仑策网为什么现在综合出一篇声讨中央党校和王长江的帖文,其实是预谋已久的。2013年10月28日,乌有之乡就以司马南质疑王长江“反党”为由头,提出《开展一个对中央党校王长江错误思想的彻底批判》,有趣的是“中央党校”“王长江”都用斜体字,袭用文革惯例意在打倒之列。
2014年7月,红歌会网推出张宏良《评共识网推崇中央党校反左教授王长江》,说王长江“认为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反左。自己作为中央党校教授的职能和使命,就是帮助共产党反左。”张文还说“中央党校以及各级党校,有一大批王长江这类人,拿着共产党的钱反对共产主义这个左翼事业。”
这里左派旗手说出了他们要打倒王长江进而推翻中央党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王长江反左,中央党校是反左大本营。昆仑策网有几个退休不甘寂寞的军人,借助洪振快侵犯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权案,居然把习仲勋题字的《炎黄春秋》搞垮了,能量不小。乘胜前进,借王长江把中央党校搞垮,就是左派下一个战略目标。结果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下面对该文章进行评析:
作者称:“王长江是党校一个教授,就算此人言论,也不影响党校姓党。昆仑策网提出中央党校还姓党吗,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完全是别有用心。”
点评:这哥们居然还懂得有“以偏概全”这个词,我很惊讶!因为这正是某些人的惯用伎俩,现在却反过来用在在别人身上,有点幽默。这哥们采用的是偷换概念的手法,而且非常拙劣。
众所周知,“党校姓党”的概念的提出,是在2015年12月11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研究党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校工作,努力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在这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中,总书记强调了“党校姓党”,并且就党校工作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
“党校增强看齐意识,就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校是学校,但不是普通学校,而是党教育培训执政骨干的学校,政治上必须有更高要求。过去,我听到一些反映,说一些人在党校讲课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有的口无遮拦、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妄加议论,有的专门挑刺、发牢骚、说怪话,有的打着党校的金字招牌随意参加社会上不伦不类的活动。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很不好。这样的问题在党校不能发生!
上面这句话就是具体要求之一。请注意,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中强调了“党校姓党”并不是无的放矢的泛泛而谈,而是针对包括“一些人在党校讲课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等现象而言的,并且强调指出:“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影响很不好。这样的问题在党校不能发生!”
总书记在批评违背“党校姓党”原则的现象的时候,说明是“一些人”、“少数人”,也就是属于文章作者所说的“偏”,并没有说是全部,但即使是这样,总书记也认为“影响很不好”。所以,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存在,是总书记提出“党校姓党”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这种来自“一些人”、“少数人”的“偏”,也就不会有总书记强调的“党校姓党”的“全”,所以,只要有“一些人在党校讲课时传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等现象存在,“党校姓党”都会大打折扣,请问作者,你是否认为只有中央党校的教师全部都跟王长江一个鼻孔出气,别人才能够提出“中央党校还姓党吗”的问题呢?总书记强调“党校姓党”的时候,并没有说他所批评的那些是普遍现象吧?何况王长江是在对在中央党校集训的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校骨干授课,这还仅仅是“党校一个教授”的个人观点的问题吗?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 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公开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歪曲党的改革开放决策,或者其他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
(二)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
(三)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歪曲党史、军史的。
发布、播出、刊登、出版前款所列内容或者为上述行为提供方便条件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从王长江的行为看,符合第一和第三条,如果有关方面不按照党的组织纪律进行处理,的确难怪有人会提出“中央党校还姓党吗”的问题,这是疑问句,不是判断句,中央党校最后是否“姓党”,关键在于有关方面对于违反党纪的现象和公开对抗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指示的现象是否严肃处理。文章的作者偷换概念,拉中央党校来和王长江捆绑在一起吓唬人,也太拙劣了!
作者称“昆仑策网姓什么?昆仑策研究院。昆仑策研究院又姓什么?姓私,私人咨询盈利小店。这也是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的进攻吧。”
点评:作者及其志同道合者们不是常常标榜言论自由吗?不是认为給自己戴上“公民”的高帽子就可以大放厥词,并且可以不受党纪国法的约束吗?现在倒是要考究正常行使批评权利的人的身份?怎么的?你们可以“放火”,别人不能“点灯”?还扣“进攻”的帽子?你以为现在是1956年?
作者引用此文引用的现场听课学员披露的话:“王长江是在为在中央党校集训的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校骨干授课,他的言论已经对学员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有的感到迷惑,有的气愤,当然还有一些学员认同他的观点。”称“可见存在不同看法,并非立刻引起公愤。”以此反驳昆仑策的文章的“王长江讲课大放厥词引起公愤”的说法。
点评:我怀疑这哥们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对于同样一件事,不同立场的人有不同观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谓“公愤”并不等于所有人都愤怒,某些与王长江同一个鼻孔出气的人不但不会愤怒,而且还会拍手称快,就像“3.1昆明恐怖事件”发生后,大多数人义愤填膺,而一小撮邪路派公知却对恐怖分子的行为表示同情和理解一样,难道作者真的认为只有100%的人都愤怒才是“公愤”?那么请你首先回幼儿园补习吧!
作者继续玩弄“捆绑战术”,称:“党校一两个教授反党,也不能说党校反党,更不能说使得中央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的努力付之东流。以王长江一人说党校不能沦为反党分子糜集的反党大本营,用心恶毒。以私人咨询盈利小店要求中央党校理当严肃查处并表明自己的立场,不自量力。”
点评:某些人最习惯使用的招数就是首先往别人身上贴一张靶子图,然后再开枪。昆仑策网站的文章不管提出什么观点,包括对中央党校提出批评和建议,只要不违反法律,都是正当权利,至于中央党校最后对王长江事件怎么处理是另外一回事。在这里请问作者,你以为你是谁?你有什么权利代表中央党校表态?不自量力!
作者运用“机械类比”的诡辩术,以乌有之乡曾经发表司马南质疑王长江的文章和红歌会网推出张宏良批评王长江的文章来类推昆仑策发表批评王长江的文章是为了“要打倒王长江进而推翻中央党校”。
点评:对于这种类推法,我严重怀疑作者的逻辑是厨师教的,打个比方,王长江的讲话违背“四基”,茅老先生的言论也违背“四基”,而作者与王长江观点相同,茅老先生发表美化汉奸的言论,我是否可以类推出作者也同情汉奸呢?
作为正常的辩论,你反驳的必须是别人发表的观点,或者虽然是你的理解,别人也认同的观点。先别说作者用“以人为据”的诡辩术,通过两个他们这些人心目中的“反面人物”做过的事情来类推昆仑策现在做的事情错误是非常荒谬的,你玩这种强加于人的小儿科伎俩,难道真的是黔驴技穷了吗?
而且比较搞笑的是,作者用“中央党校”“王长江”都用斜体字”说明“袭用文革惯例意在打倒之列”。可见作者的无中生有和无限上纲的手法一点也不亚于文革中的造反派。建议作者还是首先把这顶大帽子給设计电脑办公系统的那些科技人员戴上吧,按照作者的逻辑,文革都那么多年了,他们还设计这种斜体字,完全是为了服务于“文革”的。由斜体字可以推出“文革”,由“文革”推出“打倒”,从作者的思维方式猜测,我严重怀疑这位作者是个老红卫兵。另外,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文革中被打倒的人的名字并不是如同作者所说的,写成斜体字,而是把名字颠倒写,并且打上一个红色的大叉叉,从作者的历史知识来猜测,他所有这些都是道听途说的,用斜体字写名字就是“文革”,就是要“打倒”,笑死人你偿命不?
作者最后称:“这里左派旗手说出了他们要打倒王长江进而推翻中央党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王长江反左,中央党校是反左大本营。昆仑策网有几个退休不甘寂寞的军人,借助洪振快侵犯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权案,居然把习仲勋题字的《炎黄春秋》搞垮了,能量不小。乘胜前进,借王长江把中央党校搞垮,就是左派下一个战略目标。结果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点评:“以人为据”是邪路派公知的惯用伎俩,就好像“章二小姐”散布“抗战中共军只打死851名日军”的弥天大谎受到广大网友驳斥的时候,有人为之辩护说;“她是一个严谨的学者,所以她说的不会错。”荒谬!先别说王长江反的是左还是什么还两说,即使是他曾经反过左,他以后的观点就一定正确?80年代末,某个高层人士以前也曾经反过左,最后因为自由化问题照样被总设计师一撸到底。这怎么解释?某个人即使是曾经做过好事情,顶多只能说明一时一事,不能说明一切,不能说明永远。以前王长江做过什么咱们先别考究,就拿他这次的讲话来说,文章的前半部分的确是打着“反左”的旗号,而文章的结尾纯粹是与党的基本路线对着干,与党中央的“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政治宣示对着干,是直接兜售“改旗易帜”的黑货,如果这也算是“反左”的话,那么在作者和王长江心目中的“左”究竟是什么?
最后,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理解水平,《炎黄春秋》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源头之一,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整肃,洪振快侵犯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权案只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者却归功于昆仑策网站,如果我是昆仑策的编辑,我会感谢他老人家的美誉的。另外,作者用副委员长2002年的题词来为在后来的十几年中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的《炎黄春秋》涂脂抹粉,除了是拉大旗作虎皮,虚张声势以外,就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心虚,《炎黄春秋》这些年来都干了些什么?还用一一说清楚吗?以为拿副委员长14年前在《炎黄春秋》还没有发生变化之前的题词来作为丹书铁券,就能够吓唬人?也太小儿科了吧!
综上所述,正如平时某些公知所标榜的,作为公民有批评任何人的权利,只要你的言论不违反党纪国法,因此,作为由公民组成的昆仑策网站的编辑和作者有权利对王长江甚至中央党校提出批评和建议,总不会某些人可以有凌驾于法律和任何人之上的“言论自由”,而其他人的这种权利要等公知们恩赐吧?
相关文章
- 郝贵生:需求、利益与人的本性—三评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讲话
- 刘金华:一定要批倒“王长江”(七)
- 刘金华:一定要批倒“王长江”(六)
- 郝贵生:马克思主义究竟如何产生?—二评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讲话
- 王长江有多少错误言论?
- 刘金华:一定要批倒“王长江”(二)
- 钱昌明:“王长江事件”能“不了了之”吗? ——评党校领导的“政治麻木不仁症”
- 李定凯:谁来对王长江进行问责?
- 刘金华:王长江授课的来龙去脉分析五
- 王长江在向党中央挑战——评王长江七·二九讲话
- 李甲才:王长江“三反”是桌下转桌上的标志 ——中央党校党建部成了翻天理论的孳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