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也说当年吃不饱

火烧 2024-09-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当年吃不饱’的说法是否成立,分析不同时期的粮食产量与饮食状况,指出过去虽饮食简单但安全可靠,强调老一辈的贡献与后人应铭记历史。

  说到当年风气好,有人怪腔又怪调:“风气再好有啥用,当年饭都吃不饱。”以此否定老一辈,脏水随意泼几瓢。“当年饭都吃不饱”,这是他们一法宝,人们只要忆当年,其就抹黑出此招,自从改革开放后,这种论调从未消。

  吃饱还是吃不饱,“饱”的含义要知晓,满足了食量无饿感,这就叫做吃得饱。一人面粉有二两,做饼下肚饿难消,要是做成稠粥喝,憋得从食管往外冒,这样一顿二两面,是叫吃饱还是吃不饱?

  为何一日要三餐,所吃食物消化掉,之后胃里又空虚,饥饿感觉就来到,当年如今都一样,饥后再食都需要,所吃食物不相同,出现饥饿有晚早,若不耐饥而饥饿早出现,若耐饥出现就迟了,那么对于上顿饭,饱与不饱咋知晓,饭后多久出现饿,才能称为吃得饱,几个小时为标准,是否精确到分秒?

  要说让人吃得饱,人均粮一年是多少?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人均粮食还很少,到达七十年代后,完全改变其面貌,人口增加近一倍,粮食产量大提高,人均超过三百公斤,是否能够吃得饱·?直到2010年,四百公斤才达到,按照抹黑者逻辑,是否一直吃不饱?

  “当年饭都吃不饱”,极其荒谬难站脚,若指三年困难时,情况特殊难预料,天灾几十年不遇,有人浮夸搞谎报,有的地区成饥荒,怎能将全局否定掉?当年吃的怎么样,前后可以做比较,那时若与现今比,肉蛋油水相对少,馍饭菜蔬为常食,绝对安全与可靠,既无转基因粮之忧虑,也无苏丹红蛋之困扰,,饭后浑身劲十足,精力充沛心情好,人人努力做贡献,改天换地热情高,无穷力量从何来,难道来自吃不饱?

  如今吃喝都丰富,老辈功业莫忘掉,当年创业谋发展,凯歌阵阵贯云霄,进入经济大国中,后人承业接力跑,大厦若未建底层,上层岂在空中飘?老辈不辞千般苦,就为后人生活好,有人不仅不感恩,反而抹黑胡编造,如此否定老一辈,背宗忘祖实不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