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人民日报:警惕通货膨胀风险

火烧 2007-08-13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当前物价上涨情况,指出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CPI增长,但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强调农产品价格恢复性增长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提醒警惕通胀风险但不必过度担忧。

人民日报:警惕通货膨胀风险

2007年08月13日 人民日报

  鸡蛋、猪肉、粮食都在涨价,物价问题引人关注——警惕通胀风险

本报记者 高云才

  “猪肉、西红柿,价格都涨了。”街坊邻居们这么说。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0.4%。而整个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市场人士、学界以及民间对国民经济是否通胀的议论日盛,很多人担心高通胀要来了。

  无论是从老百姓身边的物价变化,还是从上半年经济发展看,现在断言高通胀,理由并不充分。

  CPI达到3.2%,甚至在6月份达到4.4%,听起来似乎很让人担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昕告诉记者,从国民经济运行看,目前的CPI数据属于正常,即便是继续趋高,也不可怕。因为,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项目后的核心价格指数仅上涨了0.9%。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时候,工业品出厂价格基本稳定,所以全社会整体价格形势基本稳定,GDP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民经济运行平稳。

  在分析上半年CPI为何出现快速增长的时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认为,是农产品( 21.90,0.00,0.00%)价格快速增长拉动的结果。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7.6%,其中,粮食上涨6.4%,蛋类上涨27.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0.7%。的确,农产品价格上扬推动了CPI的增长。

  分析人士担心,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扬,会促使下半年CPI的居高不下,造成通胀,从而严重影响国民经济运行。从目前情况看,农产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影响,价格坚挺。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最近公布了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情况,食品价格以6.1%的涨幅高居8大类消费品之首,其中肉禽和蛋类的涨幅分别达到28.3%和28.2%。

  应该说,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的增长势头是近几年来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恢复性增长。随着化肥等农资产品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因此这一轮农产品价格增长,是农业生产成本的合理补偿,也是当前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合理反应。农产品价格的上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和养殖的积极性,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扩大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从经济运行看,农产品价格上扬是农产品周期性供给局部短缺引起的,属于正常的价格波动。

  不可否认,农产品价格上扬肯定会带来CPI的上涨,但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非是全局性的。因为,工业品出厂价格和服务价格相对稳定,能够有效地摊薄农产品价格上扬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

  必须看到,当前,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了偏快势头,通胀趋高风险也在积聚。需要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综合运用财政和信贷等经济杠杆,使投资、消费、出口合理有序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