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月4日新西山会议的三个材料的相互关系的说明
关于3月4日新西山会议的三个材料的相互关系的说明
徐 飞
一、黎阳:“改革攻坚”还是颠复政权?——看“精英”西山会议的典型发言 2006年3月24日
同日,华岳论坛-http://washeng.net/发表此文说,改革“精英”们2006年3月4日在北京杏林山庄综合楼六层会议室召开了“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简称3月4日西山会议)。黎阳文章揭露该会有些人的发言,网上反应强烈。也有网民跟帖说:参加“西山会议的人也要区别对待,比如:葛延风,宋晓梧等人还是有一些良心的。”“医疗改革不成功”的提法源出于葛,性质应与贺卫方、张曙光、张维迎等人不同。
二、看来就在黎阳发表了评论的同时,华岳论坛发表了3月4日西山会议纪要。3月底我下载了这些材料。有两个稿子,一个是速记稿,有一些错别字。未经参会发言人核对。这是3月24日华岳论坛发表的稿子。会议主持人是迟福林和石小敏。会议时间是3月4日全天。上午迟福林主持,发言人有11位。下午石小敏主持讨论三个小结,发言人有11人。
会议的主持人有两个名单,一个是速记稿名单:迟福林 高尚全 石小敏 张维迎 张春霖 李罗力 孙立平 张晓山 谢平 李曙光 贺卫方 杨启先 张曙光 宋晓梧 葛延风 李开发 余晖 纯林 杨东平 张路雄 王德培 王晓鲁 李雨时 陆学艺。
另一个是3月30日强国论坛稿,是经过与发言人核对的稿子,这个稿子的名称是: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发言纪要,前头有一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3月29日写的前言。前言说:“2006年3月4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北京杏林山庄举办‘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此次会议的宗旨,是要结合一年多来社会方方面面对改革的讨论与反思,进一步坚定改革的方向。通过深化对具体领域改革的分析与认识,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次座谈会本来是一次内部会议。在征得与会发言者的审核同意后,我们将座谈会内容整理发表,以飨读者。愿有关中国改革的各种讨论愈来愈深入全面,逐步形成较为平和的但更具建设性的共识”。
这个材料,将发言人的发言内容编了一个目录。发言人名单与速记稿名单不同的是:此稿有马克的发言,速记稿没有。速记稿有迟福林、高尚全、贺卫方、纯林、李开发。强国论坛稿没有黎阳文章中提到高尚全、李曙光、张曙光、张维迎。
三、李曙光的观点,黎阳摘录的材料与速记稿相同,与强国论坛稿在文字上稍有不同,但没有实质的区别。
强国论坛稿写道:“一个比较好的平台是制度的平台和立法机构,改革的下一步焦点是在立法和立法机构上。”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改革的主导者不是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也不是法学家。学者在改革中的角色只是理性思考改革、传播改革观念、评判公共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在政府改革转型完成以后,政府将不再担当改革主导者角色,因此,一个有高度职业伦理的、以律师、法官、会计师等为中坚的专业工作者阶层对于改革将是非常重要的。某种程度上,他们将决定改革政策的实施与实施的质量。中国社会有了这么一个庞大的专业工作者阶层,改革会在比较坚实的基础上进行,中国的改革才会真正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
强国论坛将速记稿张曙光的几次发言合併起来,加了题目:“对当前的问题要有更深层次的思考”。黎阳文章中摘录的那些不见了。
强国论坛公布的张维迎的言论不是他在在西山会仪上的发言,而是他一篇论文,题目是:“理性思考中国改革”。黎阳文中摘引其中一句“名言”,黎阳文章中摘引他的另一段话与强国论坛稿相同。
核对材料的工作初步做完了。我认为这些材料本身是真实的,是可以作为我们研究依据的,但是还有一些工作要做。例如:1、参加会议者简历和著作;2、这次会议的背景;3、速记稿勘误;4、有关名词术语;5、有关事实的注释;6、会议对当前中国情况的分析;7、会议对关于中国改革的争论的分析;8、会议发言人的意识形态背景;9、会议提出的问题;10、会仪的共识;11、会议参加者的区别;12,如何评价这次会议;13、如何评价黎阳的文章;14、如何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什么思想为指导;15、中国改革后的社会性质;16、易士的十二个问题;17、毛泽东的预言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的现实;18,中国和世界向何处去;19、我们究竟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20、现代在我国主要危险在哪里?出路何在?
2006年4月8日
相关文章
- 黎阳:“改革攻坚”,还是颠覆政权?
- 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 仇和应该对高尚全发的“国家级大奖”说不
- 高尚全:所谓的“西山会议”真相
- 关于“新西山会议”的政治和理论思考
- “精英”西山会议的典型发言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