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拆穿奥巴马的一张剧照--7.5亿美元从那里来?

火烧 2010-10-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揭露奥巴马竞选资金来源,质疑其7.5亿美元捐款来源,分析政商关系及洛克菲勒基金会影响,揭示竞选背后金主身份。

拆穿奥巴马的一张剧照───7.5亿美元从那里来?


奥巴马在二年前的当选演说中有段感性台词:

「我绝不会忘记这个胜利真正属于谁。它属于你们大家。它是你们的。我从来就不是这个职位最被看好的候选人。刚开始,我没什么钱,也没什么后援。我们参选的念头,并非始于华府大厅,而是来自蒙第市后院,康科市客厅和查尔斯敦的门廊。再经由众多男女,用他们从有限储蓄中拿出,依法所能捐献的五块、十块和二十块美元,共同打造出来的。」

听起来何等谦卑朴实,且有以下剧照搭配以广招徕,金元王国真气象一新,美国人民得救在望矣!然而实情是这家伙以史上最高的7.5亿美元募款在选举后期大打广告行销战遭对手强烈质疑。试问五块、十块和二十块美元以外的幕后金主是谁?

http://image.club.china.com/twhb/1011/2010/10/15/mid/1287142908946.jpg

 

从奥巴马上台后的人事布局也多少可以挖掘出一些政商间的蛛丝马迹。譬如他任命曾任职「基辛格同仁公司」的美联储纽约分行行长盖特纳为财政部长,而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任洛克菲勒资助的美国对外关系协会研究小组主任、洛克菲勒基金会特别研究计划主任、纳尔逊•洛克菲勒1968年竞选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美国政治学者麦克尔‧帕伦蒂(Michael Parenti, 1933-)眼中「势力几乎渗入每个国家的每个工业角落」、「控制了世界上几个最大的石油企业和银行」、「一度曾包揽从总统到州长的各级高级官员」的大魔头洛克菲勒与小黑人之间如无任何瓜葛其谁能信。

过去的历史纪录清楚显示,从一九五三至一九八零这二十八年间,每个担任美国国务卿者都出身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领导阶层。他们是: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国务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   1953年1月21日–1959年4月22日)和克里斯琴•赫脱(  1959年4月22日–1961年1月20日) ;民主党总统肯尼迪、 约翰逊(继任)的国务卿迪安•腊斯克(  1961年1月21日–1969年1月20日) ;共和党总统尼克松的国务卿威廉•皮尔斯•罗杰斯(   1969年1月22日–1973年9月3日);共和党总统尼克松、福特(继任)的国务卿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   1973年9月22日–1977年1月20日) ;民主党总统卡特的国务卿赛鲁斯•万斯(  1977年1月23日–1980年4月28日)。

可见洛克菲勒这头八爪鱼的利爪是民主、共和通抓,不分黑白的。以一人之力书写《石油战争》、《粮食危机》、《金融海啸》和《霸权背后》四本巨著,挑战美国邪恶势力,遭受诉讼威吓和生命威胁的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就指出:「奥巴马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当选为参议院并获得权利,这本身就是源于乔治•索罗斯、沃伦•巴菲特和潘尼•普里策这些有权势的亿万富翁的支持。同样,这也是缘于强大的军事工业复合体和与军队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巨型石油公司的支持。」

金融风暴以来,华盛顿当局救华尔街巨头动辄千亿美元,却置人民苦难于不顾。那是已达22%的失业率,共叁千万人失业或未充分就业,各地房贷被断头民众已筑起帐篷城,各处停尸间挤满了付不起丧葬费的死尸。

华尔街大亨掌控的美联储纽约分行头子晋身财政部长,自然只救银行,而不救人民。胜选真正属于谁?国库又是谁的?这个小丑!这个骗子!

前述威廉•恩道尔点破自己国家的邪恶性:

「数十年来美国政治的严酷现实始终如一:没有任何一位总统候选人能够违背美国权势集团意愿和利益的情况下当选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和约翰• 肯尼迪都曾经试图追求自己的独立的政策,而不是一味遵从在幕后控制美国政策的强势家族的旨意,但他们的结局都一样───遭到暗杀。」

肤色、身段备受青睐的政治木偶,其一切演出动作能脱离剧本或导演的操控吗? 「改变」(change)之说不过哄哄观众而已!

相关文章

  • 巩献田:请听钱学森同志讲政治体制究竟如何改革?
  • 邓小平“南巡谈话”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 梁柱: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政治改革和毛泽东的远见卓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性选择(之三)
  • 愚悻:在前进频道也来个“十三点”
  • 《政改十三点》出笼是为自掘坟墓
  • 大众民主:图穷匕见,狗急跳墙——评《政改十三点》之一
  • 赵系图穷匕见——评《政改十三点》
  • 一个世纪性的弥天大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