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麒元:曹操的用人思路
文章分析曹操用人策略与治国路线,强调其推行屯田制、社会主义改革,对比袁绍资本主义路线,探讨曹操作为古代社会主义者的地位与历史评价。
用人,就是选择治国路线。
曹操,重用郭嘉,信任枣祗,慰留徐庶,诛杀孔融,这是曹操对曹操路线的组织落实。郭嘉与枣祗,左翼知识分子,力推军屯和民屯,其实就是土改和税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徐庶,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被迫参与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孔融,是权贵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坚决反对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杀就无法推进社会主义改造。曹操,显然掌握了真理,并在用人中落实了自己的治国路线。袁绍,贵族出身,所谓“四世三公”,他不可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不能接受平民拥有土地的屯田制,袁绍走了一条利益权贵的资本主义道路,袁绍的路线当然是一条走向毁灭的不归路。
毛泽东赞赏曹操是道义上的千载共鸣。曹操实施屯田制,使农民重新拥有了土地,荒芜的农田恢复了生机,政府积存了大量的粮食。“数年中所在积粟,仓禀皆满”。不仅为曹操解决了令人头疼的军粮问题,而且还为他赢得了充裕的兵员,此举加快了统一北方的历史进程。曹魏的屯田制为北魏均田制埋下了伏笔,曹操事实上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社会主义者。当然,郭嘉和枣祗也称得上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经济学家,他们施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为曹魏逐鹿中原奠定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基础。遗憾的是,历史是贵族写的,曹操照例变成了白脸的奸雄,孔融却被《三字经》一直称颂着。一个民族如此解读历史,岂不让人唏嘘!一个国家总是这样审美,怎能不一次次地走向悲剧!
不愿晨读曹操《短歌行》,感叹建安朝露的短暂;更不敢夜听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不忍见干戈、离乱、乡愁和累累白骨。历史其实并未走远,繁华中已然听到一缕胡笳之音了。
注:预祝朋友们新年快乐!
相关文章
- 卢麒元:降息与人民币汇率拐点
- 卢麒元:略论经济史史论原则
- 卢麒元:美欧的再工业化与我国的去工业化
- 卢麒元:解析经济新常态
- 卢麒元:超级地租——一个动乱的幽灵
- 卢麒元:从新自由主义到新社会主义
- 卢麒元:厌倦了资本主义好蛋
- 卢麒元:港事思考
- 鹤龄:无产阶级“消灭无产阶级”?论卢麒元《新社会主义论》之七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