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百里奚:应该记住的与不能忘却的

火烧 2014-06-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通过鲁迅与罗阳的事迹,探讨铭记与遗忘的辩证关系,结合鲁迅文字与罗阳英雄事迹,展现时代精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把这样类型的一组词放在一起用的,是鲁迅先生,1933年2月,先生写下了震撼人心的文字《为了忘却的记念》,先生此次“记住”的是几位青年作家,先生想摆脱持续了两年的悲愤,要将他们忘记,“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先生又说,“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的,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鲁迅先生曾一再希望他的针对时弊而发的文字,尽快地与时弊一同消灭。可悲的是,二者都无法实现。在难忘的2012年,我竟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先生的文字中,感受这个时代。

  2012年11月29日,沈阳,悼念英雄罗阳的会场内,有这样的横幅:“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多数国人的心中,罗阳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他是随着歼-15舰载机着舰起飞试验成功而突然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中的,几乎就在同时,他又突然离去,年仅51岁,强烈震撼着中国人。而就在此之前,我们又一次听到有人的表白,说是要人民忘记他。

  忘记与否,一般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一般来说这是他人所作的评价语而不是自己“要求”的。一再说要人们忘记,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我不知道,也不想去揣摩。话说出了,就留下了,它们会自动说出其中的意思。

  诗人臧克家有一首广为人知的纪念鲁迅先生的短诗,题名《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后面还有数行,我把它们不按诗的行列录此:“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

  这里也出现了这样的一组词,这是一种对比。

  难忘的2012年早已远去,整理那时的一点笔记,谨以此纪念中华民族的英雄罗阳。

相关文章

  • 雨夹雪:周杰伦取代鲁迅与温总理的迷茫
  • 港媒:希拉里新书披露温家宝与奥巴马轶事
  • 温家宝在河北一中学作地理讲座并与学生跳绳
  • 能源局腐败窝案 一号大老虎将现形
  • 摩根大通前高管被捕,或因向中国高官子女输送利益
  • 五代领导人漫画作者解释为何画温家宝
  • 比尔盖茨官媒回应温家宝“道德血液”论:希望中国企业家多帮穷人
  • 媒体为何不广为报道江泽民出游消息?
  • 卡塔尔媒体为何不报道温家宝获奖?
  • 雨夹雪:温总理竟和邓颖超一起被谣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