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种族歧视说“不”, “美国梦”出了问题

火烧 2013-11-15 00:00:00 国际纵横 1034
文章围绕ABC辱华事件,揭示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问题,华人抗议行动引发广泛关注,反映美国梦出现危机,以及华人社会对种族歧视的强烈反对。

  对种族歧视说“不”

  ——海外网专题报道:“ABC辱华事件恶劣影响”

  王栋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11月15日 第 05 版)

  图为专题截图

 

 

  美国“仇华情绪”告诉我们

  ●赖账念头在美受到鼓励

  ●“美国梦”出了问题

  ●华人群体在美不够强大

 

  11月13日,美国南加州华人社团宣布,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和主持人吉米·基梅尔的正式道歉。同一天,美国白宫对美国广播公司节目辱华事件做出回应称,ABC播出的辱华言论不代表大部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美国一向重视同中国的合作伙伴关系。至此,历时近一个月的华人抗议浪潮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值此时机,海外网(www.haiwainet.cn)华人频道推出专题《对种族歧视说不》,力图梳理事态发展脉络、探寻“杀光中国人”言论出现的根源、解读这次“美国立国以来最大规模华人抗议”的意义。

  在专题中,我们以ABC的态度变化为基础,梳理出事件的发展脉络。

  从最开始肆无忌惮地传播种族歧视言论,到后来在压力下试图敷衍了事。直到最后,美国华人掀起的抗议浪潮让ABC认识到,“这次华人是来真的”,而不得不在其网站上发布道歉声明,并承诺加强审查,今后杜绝类似事件。

  促成这种态度变化的是华人一浪高过一浪的抗议示威行动。

  10月16日,辱华电视节目一经播出,就有华人陆续表达不满。加州华裔众议员致函ABC,指责该节目“严重辱华”。

  10月18日,白宫请愿网站上出现要求删除辱华节目,并要求来自节目组和主持人吉米·基梅尔道歉的请愿,签名人数迅速超过10万。

  11月9日,华人发起“美国立国200多年来,参与城市最多、响应范围最广的一次华人抗议行动,”全美超过20个城市,过万人参与。

  11月13日,华人社团代表宣布接受ABC道歉。

  在专题的最后,海外网通过综合媒体观点总结出该事件折射出“3个反映,1个标志”。

  首先,这一事件反映出美国人对欠债的潜在看法:赖账,甚至消灭债主,这样的念头已经出现在6岁小孩子的脑袋里,而且这种念头还受到大人的鼓励。一旦这种“赖账、杀光债主”成为流行意见,国际间的财务纠纷以及为赖账而爆发的战争将会层出不穷。

  其次,这一事件反映出“美国梦”出了问题。加州洛杉矶县警察局指挥官庄佩源表示,ABC节目中的孩子年龄很小,却想到把别人毁灭,这反映美国社会出了问题。按照“美国梦”的逻辑,孩子应该好好读书,未来要帮父母和国家解决困难,而绝非想到恐怖主义。

  第三,这一事件还反映出,华人群体仍然不够强大,美国人只尊重力量。有观点认为,基梅尔如果针对犹太人或者黑人发表相同言论,所造成的后果一定非常严重。但是,他们却敢对华人这样做,因为,他们觉得拿中国人开涮“没事儿。”至于原因,几乎不言而喻:华人影响力太小。

  最后,我们的专题参考了11月12日发表的海外网评。文章认为,ABC辱华事件将成为美国甚至全球华人主动保护和争取自身权益的标志性事件。只是,在消除歧视、寻求平等的道路上,华人还需继续呐喊、继续努力。

  (浏览更多内容,登录huaren.haiwainet.cn)

  (作者系海外网华人频道编辑)

相关文章

  • “杀光中国人”是童言,是预言
  • 谁来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评美国华人强烈抗议种族歧视
  • 美国为何成为没有希望和就业岗位的国家?
  • “美国梦”的终结
  • 外媒:“美国梦”渐成“噩梦”?
  • 在反思“美国梦”中认识中国
  • 张慧瑜:“美国梦”转型——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美国想象
  • 美联社:80%的美国人经历过贫困
  •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都没有实现
  • 斯蒂格利茨:1%也能毁了社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