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张庭宾:遏制经济下行任重道远

火烧 2013-07-29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当前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和就业同步放缓的形势,提出稳增长政策,包括铁路建设、出口鼓励、房地产融资松绑及小微企业减税等措施,强调政府收缩既得利益以推动经济转型。

  今年6月份的经济数据逊于预期,GDP同比增速下降为7.4%;出口同比下降了3.1%。与以往相比,更大的变化是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明显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增长7.5%,增幅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仅1.5%。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上半年实际增长6.5%,而上半年GDP增长7.6%,居民收入增幅低于GDP增幅。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和居民收入增速同时低迷的情况尚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进入7月,这一下滑趋势似乎仍未得到改观,24日,汇丰7月PMI公布,初值获得47.7,创下11个月以来的新低。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就业指数降至47.3,创四年多以来新低。

  面对这一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和就业同步减速的新挑战,中央政府的调控基调显然开始由6月份的“货币紧缩”向 “稳增长”转变。7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调研时指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

  此后,稳增长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其中包括中西部铁路建设、鼓励出口等,坦率地说,中西部铁路建设虽然短期能够带来一些钢铁等建材的消耗,但这些投资很难收回,从长期而言,只能令政府财政负担更加沉重。而在出口方面,在美国力主TPP替代中国进口的情况下,我们试图以让利更加热切地增加出口,很难抵消欧美对中国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另外一个对策似乎是对房地产商融资松绑,鼓励房地产商拿地,以支持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近一两个月来,对地产商融资放松的消息屡屡传出,虽未得到明确证实,但这已刺激了北京等地频频出现新地王。众所周知,如果靠继续推动房地产泡沫来维持经济增长,那绝对是“饮鸩止渴”。

  此轮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举措是政府对自身既得利益的收缩和让渡。有两件事值得高度肯定:1.全国政府的楼堂馆所一律停建;2.对小微企业进行减税。

  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提出5年内,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已批准未开工楼堂馆所项目一律停建。并对办公条件超标等进行清理。

  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据测算,这将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据权威部门测算,此次减税新政实施后,小微企业年减税规模将近300亿元,按照从今年8月1日起执行估算,今年将减税120亿元。

  这两个决定本身出台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比如楼堂馆所的兴建,很多地方政府早已大兴土木,是既成事实了,没有高标准建设的政府已经很有限了。而且现在政府财政收入下降,而人头费刚性增长,在越来越多地方陷入吃饭财政的情况下,政府想盖也没有钱了。对于小微企业的免税本身也有政府财政收与支的权衡考虑——对小微企业减税300亿是收入减少了,但是如果因此多了几百万失业人口,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会大很多。

  此次一律停建楼堂馆所、开始给小微企业减税,虽然有环境倒逼的背景,虽然有待于落实,但这是政府试图在遏制自身既得利益扩张的第一步,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虽然如此,但由于过去十年严重透支人口红利、国民财富、企业生存力和环境资源,要遏制经济下行趋势,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

  • 张庭宾:推进利率市场化条件成熟了吗?
  • 张庭宾:发展核能将大幅加剧中国能源对外依赖度
  • 张庭宾:人民币未来三年可能贬至1:20
  • 张庭宾:当前条件人民币国际化是“飞蛾扑火”
  • 张庭宾:人民币继续升值无异于自杀
  • 张庭宾:索罗斯做空中国条件或已成熟
  • 欧元区PMI跌至3年以来低点 四大经济体收缩
  • 张庭宾:对伊朗战争或是美元最后豪赌
  • 再度放松货币政策,中国将坠入无底深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