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战祭
文章通过甲午战争回顾,反思历史教训,强调国家实力与战略重要性,结合中日关系与国际博弈,呼吁以史为鉴,把握当下。
一
恨哉甲午,举国震怒。中日海战,清军覆没。
小邦完胜,大清屈服。生灵涂炭,泣泣诉诉。
日寇暴行,罄竹难书。烧杀抢掠,掘坟挖墓。
马关条约,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瓜分豆剖。
鲸吞辽东,台湾澎湖。改文洗脑,殖民更毒。
千古变局,中华耻辱。恶梦初觉,不做鬼奴。
揭竿而起,厉声疾呼。高举义旗,抗倭守土。
志士仁人,寻道探路。为民请命,变法救国。
二
哀哉甲午,举国痛哭。魂兮归来,祭酒屠苏。
邓公蹈海1,壮烈殉国。义犬相随,忠心为主。
光绪洒泪,有公足矣。阵亡将士,光照千古。
新政不立,陋习弊痼。威海无威,听命太后。
大战正酣,忙于祝寿。巧取豪夺,军费不足。
“枪或苦窳,弹或赝物”。败所难免,天之劫数。
“禽兽相接,互欲吞噬”。丛林法则,无须仁厚。
大国崛起,需要支柱。没有实力,焉能共处。
三
鉴哉甲午,举国立伫。春寒料峭,雪洗奇辱。
往事回首,不堪入目。历史教训,铭心刻骨。
钓鱼台上,云谲波诡。是战是和,存亡绝续。
天下大事,运筹帷幄。辩证思维,有理利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则两利,以斗促和。
中日博弈,根在美国。以日制华,一箭双雕。
国家关系,莫过利益。价值观何?义利相交。
泱泱中华,几番起落。往者远矣,把握今朝。
(注1:致远舰长邓世昌战到最后一刻蹈海殉国。)
相关文章
- 日本对外战争的隐秘逻辑(1592—1945)
- 甲午前日本的战争准备
- 张亦民: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终结甲午惨败历史
- 金一南看甲午战争:战争是对中日两国实力全面检验
- 解读西方眼中“中国最高水平军事战略思想文献”
- 金一南:甲午战争“经费不足失败论”难以成立
- 关于甲午海战中国也不必过于自责反省什么的
- 恩格斯眼中的甲午战争
- 甲午战争——一场日本精心谋划的侵华战争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