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先生|评电影《我本是高山》:主创团队不信马列信鬼神!
                文章批评《我本是高山》主创团队信仰缺失,未体现张桂梅的红色信仰,引发网友对电影内容与真实故事不符的争议,质疑其是否真正传达共产主义精神。
            
            一部主旋律的电影,为什么拍出人人喊打的名场面?我看到网友分析了各式各样的原因,有提到与事实不相符,有提到与原型性别不符,这些细节性的东西还能说出一大堆,但我觉得,其实最核心的就一条:
这部电影的主创团队,不信马列信鬼神!
张桂梅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她的信仰所在,这在她的纪录片里讲述得非常清楚,尤其是对江姐的崇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是信仰支撑着她走到今天,理解了这个,你就能理解,在电影点映的时候,张桂梅的学生说: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我不知道《我本是高山》的主创团队在现场听到这句话时,作何感想?
一群没有信仰的人,想象不出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于是只能用小布尔乔亚的无病呻吟来支撑自己的叙事结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电影里,丝毫看不到信仰所在!
不知道的,还以为,支撑着张桂梅走下去的,是幻想中的儿女情长。
不信马列信鬼神,这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但奇怪的是,这样的电影竟然能通过审核而上映,而且被树为宣传正能量的典型,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相关文章
- 从张桂梅校长到《我本是高山》,之二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
- 在现实的共产党人中,确实存在着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
- 不理解共产党人的人,塑造不出真正的英雄形象
- 四评《我本是高山》: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青年人
- 警惕别有用心的人挥舞“极左”的大棍企图将社会主义引入歧途
- 三评《我本是高山》: 对批评的批评—为什么把一个基于伟大共产主义信仰的故事矮化为基于爱情的故事?
- 《我本是高山》与武训传是意识形态教育领域激烈阶级斗争
- 对《我本是高山》的争论应该再激烈些,求得彻底澄清思想混乱
- 再评《我本是高山》:犯了几个致命错误
- 谭吉坷德|从《我本是高山》读懂胡锡进
- 评《我本是高山》:张桂梅支教的动力之源?
- 国产电影的气质为什么越来越“猥琐”?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