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讽刺小品:我不是钢琴

火烧 2011-05-08 00:00:00 文艺新生 1032
讽刺小品《我不是钢琴》讲述李教授与药家鑫的悲剧故事,揭示社会对罪犯的争议与法律的复杂性,结合药家鑫案与李教授的学术争议,展现讽刺与反思。
讽刺小品 我不是钢琴
   李教授因“职业误导”论,为小药减轻了罪责,因此扬名中外。可是她却不满足,毕竟没能证明是她将杀人犯感化过来,社会上对她的非议颇多。
    这晚李在西安音乐学院作现场研究,为她的《杀人犯心理正常化》学术报告,与许多位曾有杀人动机的学生老师们交谈,并且一一为他们设想出不同的最佳杀人手法,例如拉乐器的可用钢锯,吹乐器的可用口吹毒镖,打击乐的可用棒、锤等等。不觉得已经午夜,乃方兴未艾,独自驾车回家。
  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又碰到那位既让她出名也差点让她翻船的药家鑫。
   这小药不知得到哪位高人相助,以神经病发作而过失杀人的结论无罪释放,整天被人管束呆在屋里。这晚终禁不住寂寞,趁夜深人静出来飙车,不料又将一人撞倒,是位街道清洁工。只见那清洁工躺在地上,生怕肇事车逃跑自己的天价医药费无着落,因说:“你还不快把我送到医院,我记上了你的车牌号呢!”药知道此事一暴光必让自己、家人与阶级兄弟姐妹们引来新的麻烦,于是又出现先前那一幕,用防身尖刀杀死了那清洁工。
    药正想逃时,李教授却及时赶到了。此时这李教授心中暗喜,以为上天给了她一个领取诺贝尔奖的机会,踌躇满志地下车朝药走过去,边走边含笑着说:“我说得不错吧,你看你,又在大街上‘弹钢琴’了!”
    药大吃一惊,没有料到又出来一个活口。要证明自己是神经犯病杀人,只有将恩人一起杀。没容李教授说出第二句话,上前就是八刀。这李教授断气之前只说了一句:“这孩子,我是爱你的,怎么连我也杀……。”  
    躲在暗处还有一位目击者,他是《南方周未》记者,用摄像机拍下了事情的全过程。见药开车走后立即出来抢救漂亮的李女士,却见她早已香魂出窍,因低头垂泪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实现你的遗愿,助你争取诺贝尔和平奖!”
    更没想到的是那药家鑫从后视镜里看到这情景,立即车调头又追杀回来。记者见状惊恐万状,边逃边喊:“我不是钢琴!”

相关文章

  • 从马聪肇事逃逸再论药家鑫案
  • 《南风窗》荒诞不经的李昌奎死刑命题
  • 药家鑫杀人动机初探
  • 陈柏峰:法治热点案件讨论中的传媒角色——以药家鑫案为例
  • 李昌奎案: 法官缘何称再审是最大的伤害?
  • 评李昌奎案法官的新表态:再审是对法治社会最大的伤害?
  • 黎阳: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件,看普世政变的一个突破口
  • 犯罪分子在云南高院“少杀、慎杀”的保护伞下继续着杀人的罪恶?
  • 伪善与傲慢:驳《南方XX》记者“反对云南省高院再审李昌奎案”
  • 法盲执法国之不幸民之悲哀
  • 宪之:云南高院意欲何为?————评赵、田两位副院长对大众质疑的回应
  • 杀与不杀的唯一检验标准是量刑准确——谁将国法用私话解释成了私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