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组图)各地群众在韶山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35周年

火烧 2011-09-1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韶山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35周年活动,群众自发前来缅怀伟人,举行红歌演唱、敬献花篮等仪式,传承主席精神。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体现对主席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各地群众在韶山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35周年(图)

  中广网长沙9月9日消息(记者邓文辉 通讯员左媛媛)9月9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35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人们陆续从四面八方来到韶山,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世纪伟人,用心倾诉对主席的无尽哀思。

  

来自贵州的布衣族老年游客在韶山毛泽东广场高唱红歌

  来自贵州的布衣族老年游客在韶山毛泽东广场高唱红歌

毛泽东逝世35周年民众自发赴韶山祭拜

  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35周年纪念日,民众纷纷自发来到一代伟人毛泽东故里湖南韶山,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缅怀。图为身着红军军服的老人在毛泽东铜像前祭拜伟人。中新社发 刘柱 摄

  清晨,毛泽东同志铜像前已摆满了鲜花,来瞻仰缅怀有韶山当地的党员和群众,有些是初次到韶山的游客,他们有的燃放鞭炮,有的捧上新鲜的水果,有的轻轻的倾诉、有的默默的流泪。四周执勤的警卫说,不少市民凌晨就提前来献花了,也有很多游客都选择在9月8日提前入住韶山。

  手捧一束鲜花,来到毛泽东同志铜像前,放下鲜花后,毛元香恭敬地退到台阶下,这名30多岁的韶山村妇女,和许多来到韶山的游客一样,用我国传统的方式,向伟人虔诚叩拜。这一刻,秋日暖阳普照大地。“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毛元香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每年9月9日他都会带着鲜花来这里缅怀伟人,6年从未间断。毛元香开了一家饭店,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农村孩子,在家里经营饭店6年,让我和家人过上了舒心的日子,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经常心怀感恩。”

  “一年365天,风雨无阻,人们来到这里,瞻仰伟人,缅怀丰功伟绩,憧憬美好的未来”李屿是毛泽东广场的工作人员,他的工作就是为前来瞻仰献花的游客主持“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仪式”。“我每天接待举行仪式的游客近20批次,他们都很虔诚,睹物思人,传承伟人精神正是他们最真诚的缅怀,接待主席的客人,为他们主持这样神圣而庄严的仪式,我很幸福。”

  毛泽东纪念馆每天早上9:00开馆,这时馆里就会迎来四面八方的游客,也有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孩子们一起前来观展。在一幅幅照片前,一件件主席的遗物前,家长们不时向孩子比划讲解着,来自深圳的罗先生特地带着自己年仅9岁的儿子来到展厅,虽然孩子对毛爷爷不甚了解,但罗先生总是耐心地向孩子讲述这位伟人不平凡的人生。他说:“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根本不了解过去的历史。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来了解毛主席的生平事迹,永远铭记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所以就带他们来学习,接受教育。”他还说:“我们经常跟小孩讲起毛爷爷,说起革命战争年代,但小孩对一有些事情或道理理解起来很难。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专门带他来亲身感受,在参观中受到形象生动的教育,这对他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来自韶山乡韶山村新屋组的毛友联老人今年已经86岁了,他从家里带来了自己酿制的米酒,向主席斟上一杯,默默的祈祷着。他说:“对于毛主席,我们有着很深的感情,人们尤其是我们上了年纪的人,现在我们的生活过得好了,搭帮毛主席啊”是的,对于他们老一辈人来说,这样深厚的感情来源于一种敬仰,更来源于一种感恩。

  我们在韶山村村部看到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韶山村全村经济总收入1.73亿元,村集体收入达32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00元。全村456户村民中,有310户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从事餐饮与纪念品经营的村民占总数的40%以上。每年旅游及相关收入达到3亿多元。“韶山村是毛主席的家乡,我们有责任把这里保护好、发展好。”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说,每从北京开一次党代会回来,都能切身体会到农村发生的喜人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几年尤其明显。现在全村456户共建新楼445栋,人均住房面积53平方米,彩电入户率达96%,电话入户率达95%,家用小汽车73辆;民生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和改善:60岁以上的村民每年每人享有600元到900元不等的养老金,16岁以下的村民,由村集体交100元的养老保险费,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田园蔬菜,青青一片”;“峰拔英姿,溪吐温言”。诗人笔下优美的农村景象,如今在毛主席故乡韶山村得以实现。

  据了解,9月9日到韶山的游客要比平时增加一倍。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绝大多数是特意来缅怀毛主席的。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邓文辉 左媛媛

相关文章

  • 拥护共产党,清除假党员,回归公有,抗美除奸——写给成长在新中国下的同胞们(续)
  • 许昌村妇含辛茹苦自建毛主席纪念堂(附图)
  • 给好谈柬埔寨红色高棉的“醉翁”们的几个问题
  • 毛主席是今天生活物质丰富及飞速发展的奠基人
  • 跨越中南海的墙,了解真实的毛泽东——采访原中南海文工团吴凤君
  • 每逢佳节倍思亲——郑州人民广场纪念人民领袖
  • 毛泽东最痛恨什么人?
  • 侯希平唱响新红歌《心中的赞歌》献给国庆节
  • 颂歌献给毛主席——纪念毛主席逝世35周年
  • 毛泽东思想从文化回到旗帜上
  • 毛主席蒋介石咋对待骆驼祥子
  • “为人民服务”的命题史考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