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杨元元死在我们社会思想的一盘散沙上

火烧 2009-12-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杨元元因贫困自缢,反映社会思想散沙问题,教育、家庭、社会冷漠被广泛讨论,揭示市场经济下青年困境与集体责任感缺失。

杨元元死在我们社会思想的一盘散沙上

杨元元,一个才刚刚开始的人生,一个让许多人羡慕的读书上的成功者,一个国家教育着力打造的人才,一个共产党员,因为生活的贫困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人们不能不对它的社会意义进行挖掘与认识。

网络上从学校、社会、家庭与她个人方面的原因进行了尖锐的拷问,从教育的失败、组织的作用、社会的分化、世情的炎凉等方面进行问责,都是有道理的。刚才还看到[疯疯癫癫僧]网友直接把责任问到上海人的头上,认为“杨元元死在一些上海人的冷漠上”。并且用国外人的不冷漠来进行对比证明,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大于记得前两年有过在英国接受暑期培训的上海的两个老师在剑桥大学附近的什么河中救了一个落水的巴基斯坦学生的报道,当时还出现了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贺宝根为援救遇险学生而献身的动人事迹。因此,把责任问在上海人的冷漠上还是有问题。即使是一些上海人冷漠,也应该问问他们为什么变得冷漠了?

大于非常喜欢三十年前的一首歌,内容是: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
 亿万人民是一个整体,一个整体。
 同甘苦,共呼吸,
 团结友爱最亲密。
  一人有事,万人相助,
 舍己为人不遗余力;
 一处困难,八方支援,
 颗颗红心连在一起——

让人痛心的是,由于“各顾各”法则的张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思想的泛滥,这个整体已经风化了,虽然还有组织有领导,可是我们社会的思想已经基本成为一盘散沙。如果要说杨元元死在什么上,她就在我们社会思想的一盘散沙上。

相关文章

  • 我们回不去了--80后的空间放逐与现实选择
  • 杨元元的毁灭--资产阶级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
  • 为呼唤良知而献身的女杰—写给杨元元
  • 看不见的手,脱不了的罪
  • 关于杨元元事件的一封信
  • 一个80后悼我宜昌同胞杨元元
  • 他是人民大救星--有感唐福珍与杨元元之死
  • 杨元元的死有六个人逃脱不了责任
  • 市场经济下的“杯具”一代—简评杨元元之死
  • 杀死杨元元的那把"刀"叫资本主义
  • 直面危机:谁来拯救中国?
  • 另一则:“没钱你上什么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