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知识分子频繁自杀
文章揭示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春天’中,青年群体却面临自杀、学费压力、蚁族困境等问题,反映社会不公与教育负担。
“知识分子的春天”里知识分子频繁自杀
1978年“文革”结束,中国迎来的“知识分子的春天”。
“右派”朽木逢春,重发新芽。连流氓、色狼如张贤亮、文怀沙之流也都落实了政策;更有季羡林凭一纸《牛棚杂记》荣膺国学大师,巴金以一部《随想录》成为“说真话”文人的丰碑……不仅个个名利双收,还活成了“老而不死”,平均年龄90多。“真右派”茅于轼80多了还雄姿英发,活力四射:房地产、高利贷、电视、报纸、网站、博客等各条战线上,处处活跃着他战斗的身影。
然而,在同一个“知识分子的春天”里,年轻的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自杀的消息却频现于媒体,还有高中毕业生未等来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就被高昂的学费逼的自杀,有的连同他们的家人。
看到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上吊用的两条毛巾的照片,悲愤的泪水滴落键盘,这究竟是谁的“春天”?
曾几何时,大学生、研究生,还是朝气蓬勃、前程似锦的天之骄子,国家栋梁。毛主席对留苏青年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然而今天,右派老朽依旧“夕阳无限好”,我们“八九点钟的朝阳”却竟相陨落。
还有那些挣扎在这个“知识分子的春天”里的青年“蚁族”,毕业甚至要从擦鞋、搓澡、“走鬼”做起,二十年也未必买的起一套每天只能睡一个晚上的“蜗居”;成家立业成为人生的奢求。
去他的“春天”吧!!!
相关文章
- 我们回不去了--80后的空间放逐与现实选择
- 杨元元的毁灭--资产阶级创造了自己的掘墓人
- 为呼唤良知而献身的女杰—写给杨元元
- 看不见的手,脱不了的罪
- 关于杨元元事件的一封信
- 一个80后悼我宜昌同胞杨元元
- 他是人民大救星--有感唐福珍与杨元元之死
- 杨元元的死有六个人逃脱不了责任
- 市场经济下的“杯具”一代—简评杨元元之死
- 杀死杨元元的那把"刀"叫资本主义
- 直面危机:谁来拯救中国?
- 另一则:“没钱你上什么学!”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