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尚未看到中国积极主动减持美债

火烧 2011-06-13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中国减持美债原因,指出美元贬值及美债风险影响,同时强调中国仍可能继续增持美债,因美债流动性高且美元或短期反弹。

尚未看到中国积极主动减持美债

美债是全球最富流动性与规模最大的金融资产之一,很难被撇开。再加上近期日本复合型危机,以及欧债危机卷土重来,短期内美元可能相对欧元与日元出现反弹。因此,尚未看到中国投资者在积极主动地减持美债,亦在情理之中

■ 《环球财经》编委、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  张明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投资者共持有美国国债11449亿美元。从2010年11月以来,中国投资者已经连续5个月减持美国国债。
与2010年10月底11753亿美元的峰值相比,5个月来中国投资者累积减持美国国债304亿美元。如果考虑到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3月底,中国新增外汇储备2838亿美元,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即中国主权投资者加大了外汇储备增量多元化的力度。
一个可供佐证的证据是,同期内中国政府连续增持了其他币种资产。例如,来自日本财务省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中国内地流入一年期以上日本债券的资金达到29亿美元,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这是连续6个月的净买入。
中国投资者为什么会连续减持美国国债呢?
原因之一在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元有效汇率显著下跌,降低了美国国债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3月底,美元狭义指数由72.1跌至70.6。与已经发生的贬值相比,中期内的美元贬值预期或许是更重要的因素。
原因之二是美国国债信用风险的上升。由于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保持在高位、政府债务总额即将突破法定上限,导致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下降。2011年4月18日,标准普尔70年来首次下调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前景展望就是明证。
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投资者是否会从现在开始不再增持美国国债,甚至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之一是目前美国政府公布的关于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月度数据,可能存在严重的低估。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上述月度数据,没有考虑到中国投资者通过境外金融机构代为购入的美国国债。
例如,2010年6月底,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调整前仅为8437亿美元,调整后竟高达11121亿美元,增长了2684亿美元,这反映了中国投资者通过位于伦敦和中国香港等地的境外金融机构代购的美国国债。可以推测,到今年6月底,调整后的中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的规模可能显著高于当前的11449亿美元。
原因之二是从减持美国国债的期限结构来看,过去5个月中国投资者主要是在减持短期国债而非长期国债。
根据我们的计算,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3月底,中国投资者减持美国短期国债402亿美元,同时增持美国长期国债98亿美元。这5个月时间里,中国投资者有4个月在减持短期国债,而仅有两个月减持长期国债。由于长期国债面临的风险高于短期国债,因此上述期限结构的调整很难说是中国投资者出于对美国国债风险上升的考虑而进行的减持。我们猜测,最近5个月以来中国投资者减持美国国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过去购买的短期国债到期而形成的被动减持所致。
因此,迄今为止,我们尚未看到中国投资者在积极主动地减持美国国债。相反,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中国投资者未来很可能会继续增持美国国债。
第一,美国国债毕竟是全球最富流动性与规模最大的金融资产之一,只要中国外汇储备继续增长,在配置增量外汇储备之时就很难撇开美国国债。
第二,近期由于日本复合型危机爆发,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卷土重来,短期内美元可能相对于欧元与日元出现反弹。美元重新走强可能增加美国国债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相关文章

  • 余斌:金融危机后为何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 杨斌:美欧社会动荡、金融战争掠夺与中国应对策略
  • 叶劲松:西方债务危机原因与谎言以及经济走势
  • 欧洲心脏显衰竭迹象 比利时拉响欧元区衰退警报
  • 余斌:金融危机后西方为什么捧读资本论
  • 梅新育:伊朗危机背后是美主权债危机
  • “系统性崩溃”阴云笼罩欧元区
  • 斯蒂格利茨:2012的危险
  • 郑若麟:法国被降级带来三大后果
  • 郑若麟:“福利社会”是法国巨额债务的真正原因吗?
  • 斯蒂格利茨:理性悲观之年
  • 欧债危机蔓延背后再现高盛“魔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