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这回肯定不升值
人民币这回肯定不升值
拙著《美元刀 — 美国全球经济殖民战略解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8月)问世以来,得到了诸多读者的好评,其中关于美元经济殖民战略及人民币升值问题其实都已讲得很透。但今年春天以来,人民币又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货币俱乐部”国家的围剿,人民币升值与否的争论又尘嚣日上,金融危机的硝烟还未散去,中国龙又站在了风头浪尖。诸多网友纷纷询问人民币升值与否及美国意欲何为,虽然此前已有2篇博文做了专门介绍,谨此再归纳如下文,算是一并答复。
笔者多次指出,在2008年底及2009年初,中国就应该及时趁美元贬值而自顾不暇的时候一次性贬值10%﹏20% —— 一举把2005年来的累积升值一次性贬回去,以应付后续美国再次逼迫升值之压力。因为当时日本、韩国等与人民币竞争的亚洲主要货币都已经趁机贬值20%以上。可惜人微言轻,人民币保持坚挺。这不,中国正面临加薪工潮的时候,美国又高高地举起了“美元刀”。
但是我的结论是,这回人民币肯定不会升值。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多少都是相对其他货币而言的。对美元是固定汇率,即我们知道的美元兑人民币在6.8247至6.8286间波动;而对欧元,由于美元刀的成功猎杀(希腊债务危机是个表象),今年以来,欧元对美元下跌了约14%;加上与人民币具有一定竞争性的其他亚洲货币兑美元是贬值的;因此,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5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119.99,环比上涨3.37%,升幅较上月明显扩大。同时,人民币名义汇率为116.21,环比上涨2.4%。
因此,由于上述原因,中国的出口经济已经承受了升值的煎熬,而且,美元在可预见地将来,还必会升值(看客不要吃惊,《美元刀》一书其实就是“美元崩溃论”批判),届时,由于汇率盯住美元,人民币将会跟随美元升值从而承受更严峻的考验 – 中国经济届时能否挺过去就全看造化了。
人民币必须升值,按美国的逻辑,是因为中美之间日益庞大的贸易顺差,即美国对于中国的进口多了,出口少了;中国反之,是占了美国的便宜。
其实,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多少其实对美国并没有多少影响。
姑且不论中国巨额贸易顺差中,有60︿70%是由在华的外商投资企业(FDI)贡献的,而这些顺差却算在了中国头上,算在了中国的GDP中,变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对应中国顺差的是美国的直接贸易逆差,而美国的间接贸易,却是大大的顺差,是直接贸易的2倍,这个顺差可以记做美国的GNP,但是却不是美国的GDP。换言之,美国队中国其实是顺差,但账面反映的确实逆差;再一句话是,美国的GDP是缩水了,中国的GDP却注水了。(参见《美元刀》关于GDP、GNP 的描述,P321)。
这就好比一个医院傍边开的小饭馆,由于医院的职工要到饭馆吃饭,而饭馆老板却很少看病,于是,饭馆对医院永远是顺差,医院对饭馆永远是逆差 — 但是医院不能因为没有病人看病导致的财政拮据归因于饭馆的顺差!
再者,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不是美国人开直升飞机把美元撒到全世界的,而是非美元经济体通过实物财富与美国贸易换来的 –- 如果其他国家对美国是逆差,美元就又全部转回美国了!所以,要实现国际货币的流通功能,其他国家对美国只能是顺差,而不能是逆差。换言之,美元要流通到全球经济体,必须是美国持续的逆差;逆差意味着入不敷出,那么美元的含金量就受到质疑,美元信用就会出现危机。
再一句话,美元的信用又是相对别的国际货币(欧元、英镑及日元)而言的,美国人目前已经成功达到了“美元不是最好的,但是没有比美元更好的”的境界。于是,美国国债虽然已经达到13万亿,占其GDP90%,美元却仍然再度走强。可怜希腊,虽然其国债规模只被美国多一点,却面临国家破产……
回到人民币,假设人民币升值了,确实理论上讲会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实际效果不会是这样,日元就是例子),但是中国减少的顺差会很快被越南、印尼、印度、香港台湾或者韩国日本的顺差所替代。这是一个死结,对美国而言其实是无所谓中国的顺差是多是少,反正不对中国逆差,就是对其他非美元国家逆差。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美国明知人民币升值对其逆差无益于事,为什么还总是揪住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呢?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2005年的首次逼迫人民币升值,是因为自2002年起,美元应该是按每年18%的幅度逐渐贬值的,由于人民币汇率是固定美元,因此正是美国不希望中国搭美元贬值的顺风车,从政治经济等大国战略考虑,要求人民币升值。而后来中国顺应要求开始逐步升值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来,美元的加速贬值,相对冲抵了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所以中国的出口马车没有翻车。
而这一次,美国刚安顿好焦头烂额的国内经济问题,上至总统国会,中有财长国务卿议员,下有经济学家,各路人马一齐杀向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问题,还抛出个“汇率操纵国”名单,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劲头。
美国一名资深议员昨日再次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称如果北京方面到下周(6月22日)20国集团(G20)峰会还不改变汇率政策,就将付诸立法程序。而上周,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也提醒中国应当注意美国议员的“普遍愤怒”。
据英国《金融时报》在华盛顿报道,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ways and means committee)主席桑德尔·莱文(Sander Levin)昨日称,“奥巴马政府建设性地将G20峰会设定为一个重要节点,让中国改变其有欠灵活的汇率实践。如果中国不采取行动,而奥巴马政府在此之后也不迅速做出回应,美国国会将采取行动。” “经过七年时间,美国和国际社会的耐心已经耗尽”莱文说。
上周,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发言时的语气也有所转变,称北京方面应当注意美国国会议员的普遍愤怒。
既然上述经济缘由并不能成其为借口,那么逼迫人民币升值就是一个非典型的政治议题了。
既然涉及到政治层面,必然就要联系目前中美两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外交等实际情况来说事了。
国内的情况诸位看官比我了解,那么这次中国政府能顶住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吗?
经过半年来的贸易制裁、台湾军售、黄海军演、试图介入中国工潮等等“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件,美国口实不一、双重标准、上下其手、两面三刀的霸权行径暴露无疑;此时抛出人民币汇率问题,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给美国国内的选民需要,扰乱中国经济的政治需要。
根据笔者的悟性,既然是涉及政治层面的中美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经济议题,这次中国决不会妥协!
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对“升值有利于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的荒谬无知做讲解;也不对某知名的开口就是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芝加哥货币主义学派领袖),言必就说“不懂政治”的经济学大佬所推崇的“松开美元(取消固定汇率)转而一篮子货币”做批判。
经济学从来就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学科),战争是经济的工具,政治只是经济的延伸和升华。不懂政治,不可能懂经济!
这回人民币绝不会升值就是基于人民币升值后面的政治涵义而得出的结论。
希望下周笔者赴渥太华欢迎胡哥的时候,看到的结局和我理解的一样!
顺带说句,笔者正在著述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势,敬请关注中国经济出版社。
吴学云于多伦多
相关文章
- 岳青山:所谓“中美命运共同体”是不是美妙的幻想?
- 满清末年外交啥“特色”
- 田忠国:中国如何定位对美原则?
- 希拉里一语点破 中南海再度受骗—2011-5-13至14日东方互动报道和评论一束
- 不知他们所谈的?却知道不谈的
- 中美关系最大的幻想是什么
- 司马南:这位美国老年妇女霸得蛮
- 中美战略对话的含义
- 郎咸平: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讲什么?
- 真应该请美国乔姆斯基教授给那帮亲美精英们上上课!
- 美国人何时摊牌
- 只有毛泽东路线才能挫败美国统治世界的战略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