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政策有变
文章分析中国朝鲜政策调整,探讨半岛无核化与中朝关系发展,涉及美韩军演影响及东北亚安全局势,强调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策略变化与立场。
美国航母终于如愿进入黄海海域,进一步验证了主导东北亚安全的是美国,不是其他。中国态度从愤慨到缓和并不意味着半岛政策有变,而应该是策略性调整。
首先,两次军演的时机不同。上次军演风波发生在天安舰事件后,美等的说辞本身就极其单方面的,而美国重肃同盟关系的迫切性、高调进军东亚的战略动向更增加世界对事件真相的怀疑。另外,中国一直对美刺激(或制造)地区敏感神经的做法有本能的反感,事件真相待进一步观察,但显然天安舰已事实为美国高调回归东亚而折断沉海;炮击事件发生在美国对东亚同盟的整肃明显奏效、东亚地位巩固后,美国已经为“缚狮战略针对中印目前主要针对中国”稳固住几个重要战略支撑点。中国针对局势变化有所调整是必然的。
其次,两次事件的明晰度有差异。相比天安舰事件的疑点重重,炮击事件的轮廓比较清晰,基本上是韩国借军演试图造成对争议海域占有的事实,朝鲜不还击将是对韩国事实占领的默认,“反应过度”只能说明朝鲜对维护领土完整有明确坚定的决心。中国在事件后,表现出的克制和积极斡旋态度与美日等进一步将局势复杂化的刺激做法形成了反差。没有谴责美韩的危险行径更体现了中国的姿态,这轮道义战中国明显站在有利的位置。
再次,“朝鲜危矣”的警报已经解除。随着金正恩逐渐走向前台,外媒热炒、国内一度慎言的朝鲜政权交替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显然缓解了中国的部分担忧。在中国看来,同一个政治实体或一个国家政府谈安全问题起码比与一群行为无序的散兵游勇谈更轻松有效,美国应该接受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教训。
当然,中国的战略底线也彻底暴露。半岛无核化、协商前提下的和解是中国东北亚战略追求的目标。两番外交博弈,中国既表明一贯立场,又体现了决心和大度。中朝关系趋向成熟应该是一个明显变化。
首先,两次军演的时机不同。上次军演风波发生在天安舰事件后,美等的说辞本身就极其单方面的,而美国重肃同盟关系的迫切性、高调进军东亚的战略动向更增加世界对事件真相的怀疑。另外,中国一直对美刺激(或制造)地区敏感神经的做法有本能的反感,事件真相待进一步观察,但显然天安舰已事实为美国高调回归东亚而折断沉海;炮击事件发生在美国对东亚同盟的整肃明显奏效、东亚地位巩固后,美国已经为“缚狮战略针对中印目前主要针对中国”稳固住几个重要战略支撑点。中国针对局势变化有所调整是必然的。
其次,两次事件的明晰度有差异。相比天安舰事件的疑点重重,炮击事件的轮廓比较清晰,基本上是韩国借军演试图造成对争议海域占有的事实,朝鲜不还击将是对韩国事实占领的默认,“反应过度”只能说明朝鲜对维护领土完整有明确坚定的决心。中国在事件后,表现出的克制和积极斡旋态度与美日等进一步将局势复杂化的刺激做法形成了反差。没有谴责美韩的危险行径更体现了中国的姿态,这轮道义战中国明显站在有利的位置。
再次,“朝鲜危矣”的警报已经解除。随着金正恩逐渐走向前台,外媒热炒、国内一度慎言的朝鲜政权交替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显然缓解了中国的部分担忧。在中国看来,同一个政治实体或一个国家政府谈安全问题起码比与一群行为无序的散兵游勇谈更轻松有效,美国应该接受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教训。
当然,中国的战略底线也彻底暴露。半岛无核化、协商前提下的和解是中国东北亚战略追求的目标。两番外交博弈,中国既表明一贯立场,又体现了决心和大度。中朝关系趋向成熟应该是一个明显变化。
相关文章
- 金正恩靠什么粉碎美韩“北侵野心”
- 朝鲜卫星前的众生相
- 朝美交易,谁输谁赢
- 网友揭秘:“朝鲜出事了”谣言是这样诞生的
- 金正日17年治国路——“按照领袖的思想和意图推动革命和建设”
- 2012,毁灭或重生
- 朝鲜人民所展示的力量,我被深深震撼
- 文锋:从那些被有意或无意歪曲和忽略的朝鲜事实真相说起
- 学者笔谈:朝鲜变局与中国的立场
- 金正恩给李明博“下马威”?
- 叶劲松:资本对朝鲜的攻击及怎样看待朝鲜
- 韩国政府为什么如此嚣张?
很赞哦! (103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