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红旗颂》归来——看国庆60年盛典有感

火烧 2009-10-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回忆国庆60周年盛典,感慨《红旗颂》重现,结合个人经历与音乐情感,表达对祖国和红旗的敬仰与热爱。
许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影响,国庆前一天很晚才睡,10月1日又起了个大早,不到6点就打开了电视。……白岩松和夏丹叙述着阅兵和游行的各种战前准备,阅兵的装备部队凌晨2点集结出发,群众游行队伍凌晨3点集结出发,还有天安门广场的各种各样忙碌的准备工作……,不知怎地,此时的我,眼泪不自觉地涌出了眼眶。嘿嘿,自己的心里也觉得奇怪,看阅兵和游行也需要热身吗?
  看阅兵和游行有诸多感受和感动,网友们都说了,不再啰嗦。想谈谈心灵深处无尽的感触和感慨,那就是《红旗颂》归来。
  《红旗颂》是小时候的印象。小时候的我觉得《上海之春》的电影美轮美奂,非常喜欢开幕曲《红旗颂》。那时候还小,听不出更多的内涵,就是觉得好听。长大一些,看到了第三届全运会团体操表演组成的飘动的红旗,用的背景音乐也是《红旗颂》。说真的,那时的音乐和红旗激动着的内心的情绪至今还没有忘记。
  因为喜欢音乐,在大学期间特意花了两块三毛钱,专门买了一本1981年刚刚出版的《音乐欣赏手册》。那里面介绍了《红旗颂》和作者吕其明。但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听到过《红旗颂》。因为特别喜欢这首管弦乐而不能听,只好在很想《红旗颂》的时候,翻看《音乐欣赏手册》中关于《红旗颂》的部分,“……曲首,小号奏出以国歌音调为素材的引子,经圆号反复,由弦乐在C大调上奏出歌颂红旗的主题……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闪动的音型伴和下,显得格外明澈绚丽。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想之中: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提高大二度在D调上又一次奏出,啊!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吧!……连续的三连音音型,调性移动,节奏富于动力,颂歌主题变成豪壮的进行曲,这是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奋向前的步伐。再现部又回到C大调,木管叠在弦乐声部之上合奏主题,在《东方红》的曲调中音乐达到高潮: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尾声处号角又起,乐队中渗入《国际歌》的音调:让我们高举着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每当我读到“啊!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吧!”总会激动不已。
  知道我非常喜欢《红旗颂》,喜欢音乐的弟弟和朋友在逛音乐市场和出差的时候,总会帮我寻找《红旗颂》,但是他们和我寻找了十几年而未果。后来终于在世纪初,弟弟帮我找到了《红旗颂》的光碟,光碟上有个小标题“华人世纪经典”(真是无愧的经典)。弟弟说,找了11年,终于找到了,他一下买了好几张(其实是把摊上的《红旗颂》的光碟全都买下来了)。他极其兴奋地拿给我,同时不无遗憾地说,这张碟是演出现场的,还有掌声。我急忙说,“没关系,没关系,已经很满足了。”此后,困难的时候,倦怠的时候,无奈的时候,还有高兴的时候,我都会听《红旗颂》。听着《红旗颂》,仿佛看到了北斗星,仿佛看到了大海中带领大家搏击风浪的船长,“啊,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吧!”……
  在天安门广场新中国60年庆典上,我惊喜地发现,《红旗颂》不仅是优美的主旋律,而且反复出现。内心无限感慨,同时又无限感动。军姿威武,步伐整齐,装备先进。这是60年前共和国成立时无法想象和比拟的。与此同时,又有共和国的不朽,这就是“毛泽东思想万岁”和《红旗颂》,难道不是吗?30年过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共和国的灵魂——“毛泽东思想”和《红旗颂》归去来兮!
  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

相关文章

  • 徐汉成:共产党人何以畏惧“运动”?
  • 电视剧《钢铁年代》歌颂了毛泽东时代的工农兵
  • 狼性·奴性及其他——兼评《从孔庆东现象看“文革”遗害》
  • 远比张志新案惨烈--河南省方城县文革“两案”人员关于要求落实中央政策的上访信
  • 毛主席教导的这“十二个如果”让我们振聋发聩
  • 毛主席决策和督导治理淮河的决心
  • 唯有毛泽东思想才能挽救共产党
  • 关于出口创汇的思考--美国经济以武器公司和传销公司为主
  • 天下民心:纪念毛泽东思想列阵一周年
  • 郭德纲的作品只能是“相对的好作品”
  • 几篇关于毛泽东时代的网贴
  • 阶级性党性与人性--电视连续剧《洪湖赤卫队》观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