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罗杰斯:中国经济最大的危机是缺水

火烧 2013-12-12 00:00:00 社会民生 1025
罗杰斯指出中国经济最大危机是缺水,中国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四分之一,多个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生态恶化,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曾和索罗斯共同成立量子基金,将全球金融市场搅得天翻地覆。他1984年就到访中国,长期持有中国公司股票,经常来中国演讲,坚定得看多中国。在接受专访时,这位“中国乐观派”被问到,中国经济最大的危机是什么?答案出乎意料:缺水。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可以罗列出很多,天量货币、政府和企业的边界、反腐败、资产泡沫…… 罗杰斯的关注点,却投射在我们惯常的思维之外,他说:“对于中国,我担忧的是水的问题。你们的水问题非常严重。”

  专访中,罗杰斯分享他周游世界,观察到的结论:“我有好几次做环球旅行。如果水没有了,那就完了,什么也做不了了。战争,或者闹饥荒,或者内战,所有这些衰退或者大萧条,都可以克服。如果没有水了,你们克服不了。你们不可能建造起一个缺水的社会或者国家。”

  作为一个财经记者,习惯了在经济的藩篱之内考虑问题,得到这个跳跃性的答案后,笔者专门去搜索了一下,中国的水问题到底多严重。答案触目惊心: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截至2005年下半年,全国城市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136个缺水情况严重。同时,有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城市已经出现水资源危机。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

  笔者疑惑,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北京的人,并没有感觉到缺水的窘迫。事实上,中国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用水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

  极度缺水又异常挥霍,中国靠什么维持着这种虚假的富有呢?资料显示,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和泉水干涸,近年来中国有数百个湖泊消失,许多地方小河断流。 地下水超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加剧。中国一半省份存在地面沉降,五十多个城市地面沉降比较严重。

  以河北省为例, 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再有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

  罗杰斯的观点,让人想起传说中因缺水而消失的楼兰古国,确实,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一场金融危机、资产泡沫的破裂、经济的萧条,周而复始,转瞬即逝。可一旦自然环境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人类又何以自处呢?

  好在,对中国缺水危机,罗杰斯最终表示乐观,他说:“中国的其他问题,我知道你们会克服的。但是如果水没了,你们克服不了。这个是唯一的一个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让我担忧的问题。现在在中国,你知道,你们在花很多钱试着去解决水的问题。我相信你们会解决的。”

  希望这份乐观不仅仅是美好的祝愿。

相关文章

  • 鹤龄:城市化的脚步该停歇了
  • 春节见闻:农村卖水生意红火为哪般?
  • 地面沉陷威胁北京安全--水危机的隐患
  • 水危机逼近红线倒逼中国发展战略转型
  • 茅于轼及其奇谈怪论
  • 水:我们干渴的世界
  • 华北地下水半世纪被掏空 掠夺性开采透支未来
  • 华北超采地下水,透支未来显危机
  • 一滴水或是一滴泪
  • 敲响人类警钟:《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世纪全球水危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