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文艺不能放弃“教化”责任

火烧 2015-01-1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9
文章强调文艺应承担教化责任,不能仅追求娱乐和收视率。文艺需引导观众,提升欣赏水平,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深远。同时呼吁文艺工作者坚守职责,避免低俗内容泛滥。

  随着传统佳节春节临近,电影、电视以及舞台等各种文艺形式的内容都会比其他时候更加丰富起来。文艺作为人类创造的特有审美形态,与生俱来就有塑造人、影响人的功能。文艺要有更深远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既要发挥娱乐功能,也要具有教育性、引导性。但最近几年,总有人以票房、收视率、得票多少等为借口,认为只要观众喜欢就行,淡化乃至放弃“教化”的责任。

  追求观众喜欢当然没有问题,但也要看观众是谁,更要看其喜欢的内容是什么。屏幕和舞台如同“阵地”一样,谁占领谁就会按自己的意愿表演。

  文艺的教育功能与生俱来,每个国家、民族的文艺都无一例外。西方教堂的壁画有几百年历史,都是按教义熏陶、感染教徒;美国大片无一例外都是宣扬美国精神、“普世价值”。如果屏幕和舞台不分良莠,不加区分限制、任其“自由生长”,想“武打”就“武打”,想“言情”就“言情”,想“超女”就“超女”……如果以大众艺术、草根艺术为借口,以老百姓喜欢为托词,那么“跳大神”,在某些地方盛行;黄赌毒有的人喜欢;“九叩十八拜”确是某些乡村的习俗,如果任其在屏幕和舞台渲染,还有人力捧、力荐,这是非常不正常的。

  引导、熏陶的目的是提高,而不单单为了娱乐和凑播出时间。屏幕和舞台应代表国家现在的艺术水平,通过一台台晚会、一场场演出,通过日积月累的熏陶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职责。观众认为应普及适当高雅的文化艺术,引导观众欣赏高水平的文化艺术,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如果从小就接受这样的“艺术”熏陶,就能逐渐提高欣赏水平,这是媒体的使命和文化艺术的功能职责。否则,就很难提高广大观众的欣赏水平和艺术品位。现在,京剧、国学进入小学、中学课堂并初见成效,就是成功的尝试。

  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大众是真心接受还是表面接受,是一时接受还是长期接受,是自觉接受还是强行、硬性让其接受,还是要认真分析,挤一挤观众欢迎度中的水分,有助于正确认识当前文化艺术的现状。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能忘记身份和责任,单纯追求收视率和票房;媒体和导演也不能一味地“讨好”观众,以计票数论优劣,还要看一看这些人群的文化层次、地域分布、职业特点等,这样才是公平和真实的,才是对艺术的负责态度。

  (作者是海南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相关文章

  • 韩万斋:中国歌剧的民族化道路与当代意识
  • 《老农民》反映的是一个立场问题
  • 寒江钓雪:评《老农民》:从大众娱乐文化方向看一个社会的面目
  • 韩少功:当下文学的教化功能已经被弱化
  • 文艺决不能当金钱的奴隶
  • 念人《南国三部曲》研讨会在京召开
  • 鲁太光:大历史视野中的“延安文艺”——“延安文艺”的当代价值之再解读
  • 姜文:大家以为我是毛粉,所以来打我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