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舆论战争

幸免诺奖!

火烧 2022-10-11 00:00:00 舆论战争 1025
余华因诺奖赔率榜热度飙升再次成为焦点,凭借《活着》获得巨大经济收益与文学成就,多次登上热搜,展现其文学影响力与市场价值。

  国庆期间,除了庆祝祖国母亲生日,还是一年一度诺贝尔奖开奖的日子。

  在文学奖还没开奖的前几天,余华,这个中国作家成功跻身这一年的诺奖赔率榜。欧洲一些博彩公司以诺奖开奖为契机,对参评诺奖的作家押注。虽然没得奖,但这个赔付率,这个热度,使余华再一次成为“人生赢家”。

  这就是中国伤痕作家,把“悲伤”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

  余华,这个写尽中国社会苦难的作家,现实生活中其实并没有遭遇那些苦难。1960年出生的余华,来自一个标准的医生家庭,18岁就幸运地成为了当地牙科医生。

  后来,余华注意到,县文联的人上班时间也能在街上晃荡,发表作品还有可观的稿酬,“真幸福啊”,就冲这一点,牙医余华想要成为作家。

  1992年,余华发表了长篇小说《活着》。

  在这部作品里,他编造了一个中国底层家庭的苦难——

  母亲,病死了。

  儿子,被医院抽血抽死了。

  女儿难产,女婿意外离世。

  唯一留下的小孙子,最后也因为吃太多煮豆子被撑死了。

  作品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因为《活着》,余华走上了人生巅峰。

  1998年,他拿下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

  2004年,他拿下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矛盾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最有影响力小说奖,等等。

  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是巨大的。《活着》先后被张艺谋,孟京辉,朱正拍摄成影视剧,光版税收入就高达1550万元。

  截止2020年,《活着》在国内的销量超过2000万册,稿酬过亿。

  余华接受媒体采访时,常常大言不惭的调侃道:我靠《活着》活着。

  从热度上看,光今年,余华就上了5次热搜。

  把这个写死,把那个写死,把大家全写死,才能让自己有滋有味、活色生香的“活着”,这是什么逻辑?

  祝余华早日把诺奖搞到手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