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希克梅特│冬宫

火烧 2023-11-07 00:00:00 文艺新生 1034
希克梅特的《冬宫》通过诗歌形式展现俄国革命场景,描述了冬宫事件及革命者与民众的斗争历程,突出革命的宏大与深刻影响。

     原编者按:

纪念十月革命

  ◆Kışlık Saray◆

  冬宫

  〔土耳其〕希克梅特(Nazim Hikmet)

  翻译│吴季

  克伦斯基在冬宫。

  苏维埃和列宁,在斯莫尔尼宫,

  他们,在大街上。

  他们听到的是:

  “昨天太早,明天就迟了,

  今天正是时候,”他说。

  “我们明白,我们懂得,” 他们说

  但他们不知道

  永远不会知道,这是何等伟大,何其完美的事……

  这儿:从前线回来的他们,

  连同他们的卡车,机关枪,

  他们的憧憬,他们的希望,他们神圣的行动,

  话语在雪地上随风飘落

           他们向着冬宫进发……

  来自扎沃特大街普蒂洛夫斯基厂的布尔什维克基托夫说道:

  “今天是伟大的日子,同志们,伟大的日子。

  我警告那些想要搞突袭的人

  现在,冬宫和整个俄罗斯都属于工人和农民了。”

 

      一瘸一拐的看门人谢尔盖说:

  “嘿,这个世界,嘿嘿,

  1905年,我十岁那年,就经历过这事了:

  队伍最前面,是眼神忧郁的圣像,

  光着脚的孩子,老太婆

          还有头发长长的加邦神父……

  对面,红色窗户里,所有俄罗斯人的沙皇

         望着我们,脸色煞白。

  妇女们跪在地上,哭啊。

  我正想要把十字架举起来

  突然间,哥萨克纵马奔到我们面前。

  哥萨克就是一匹狂暴的马和一副黑心肠呀。

  我们这些孩子,尖叫着,像麻雀一样摔倒在地。

  马蹄铁压碎了我的膝盖骨……”

  

        跛脚的谢尔盖拖着他的腿

            他们向着冬宫进发……

  刮着风

  下着雪

  轮到这些人主宰这片土地了。

 

  来自波兰前线的农民伊凡·彼得罗维奇的眼睛

        黑暗中,好似一对猫眼:

  “呃,马图斯卡,”他说,

  “我们把土地像绿头鸭一样放进袋子里……”

 

  冬宫从柱子后面开火,

  脸蛋俊俏的士官生在开火

           还有胖乎乎的婊子们。

  跛脚的看门人谢尔盖喊着:

  “嘿,这个世界,嘿嘿,

         那些人跟着克伦斯基溜走啦……”

  他一瘸一拐的腿

              摔倒了……

  农民伊凡·彼得罗维奇,

  看了看手心里肥沃得流油的泥土

  从他的红胡子上边吐了口唾沫

             他开着机关枪,像一首乌克兰歌曲……

  午夜,红砖的冬宫

  和港湾里阿芙乐尔号的三根烟囱……

 

  布尔什维克基托夫向同志们高喊:

  “同志们,

  这个日子

  我是说,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我是说,红军战士

  我是说,我们正在把火炬点燃,

  我们要进攻了”……

  当涅瓦河的冰面映红的时候

  他们像孩子一样动起手来

  像风一样勇敢,

  他们已进了冬宫。

  命运啊

        铁的,煤的,糖的

      红铜的,

      织物的,

  爱,与无情,与生命的,

  以及各行各业的,

  大大小小,白俄罗斯和高加索的,西伯利亚和土耳其斯坦的,

           悲伤的伏尔加河的

           以及城市的命运啊,

           这命运在破晓时分起了变化。

  在破晓时分,在黑暗边缘

  在他们穿着雪地靴

           踏上大理石台阶的时分……

  (1939年,伊斯坦布尔拘留所)


  [1] 扎沃特大街:位于莫斯科。

  [2] 普蒂洛夫斯基:当时是一家私营造船厂,战时从事装甲车等军工武器生产。

  [3] 本节至此,除了提及俄国的几行之外,都引自《独立战争史诗》开篇的《他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