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主体文化思考提纲

火烧 2011-08-19 00:00:00 中华文化 1032
本文围绕主体文化展开思考,探讨其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分析文化革命对主体文化的强化作用,并强调公、平、正、义在中华主体文化中的重要性。

主体文化思考提纲

   

为了方便网友阅读,只写提纲,表达一些思考。

毛主席使用文化革命的方法彻底点醒、强化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这就确保了中国人民观察国家治理、社会性质、主体利益等问题时的清醒,极大地削弱了非主体文化的欺骗性,极大地强化了中国人民为自己的主权、利益和文化而奋斗的潜在力量。既然定义为“文化革命”,就不能回避在其他领域评价文革的同时必须从“文化”这个主要视点做出评价:在这一点上文革在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非常成功的人民大觉悟。

至于“公”、“平”、“正”、“义”这四个字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深厚积淀也就不详细展开了。

本人能力有限,非常欢迎对此持不同意见同志的批评指正、非常欢迎持相同意见的同志充实和展开表述。

   

1、主流文化和主体文化

文化的关键效应是在意识层面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主流文化是统治者要求人民大众接受的文化

主体文化是占人口95%的人民大众固有的文化

主流文化与主体文化的关系由统治性质、统治艺术而定

在中国历史上,主流文化与主体文化相融程度是决定政权持续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1949年以后出现过主流文化与主体文化完全相融的时期

   

2、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

汉族和各兄弟民族在主体文化上的一致性是形成多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原因

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是公、平、正、义

阻碍中华民族发展的逆向文化是不公、不平、不正、不义

不公则私、不平则偏、不正则邪、不义则恶。称为私、偏、邪、恶

   

周易是中华民族早期统治者尊重主体文化的系统表达

孔子尽毕生之力研究借主体文化之壳存放主流文化之魂的艺术

老子是懂得主体文化不可抗拒的清醒者

诸子百家在几种基本思路之间辗转徘徊、各有侧重

   

3、中华主体文化的现代表达

马克思主义受中国欢迎,是因为它与中华主体文化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中国出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历史性大事变:中华主体文化有了全心全意的整理与维护者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主体文化清晰化、明朗化、权威化,并进行了伟大的引导社会发展的实践

毛主席对民族主体文化作出了彻底、有效的点醒,并尽毕生精力维护其主流地位。

逆向文化的本质是反人民大众

主体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必然具有前赴后继的践行者

   

4、中华主体文化的成熟与归宿

中华主体文化经历了与多种文化的比较愈臻成熟

主体文化保持主流地位是中国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必须

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华主体文化绝不相容

科学共产主义是中华主体文化的最终归宿

毛泽东思想是经过验证的中华主体文化的系统阐述。毛主席在当前的中国可能遭受数百万人的敌视,但他永远是十三亿人民心中指引方向的领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